首  页 柳南动态 基层党建 人才工作 干部工作 行动学习 党建时政
  当前位置:首页 >> 柳南动态 >> 文章内容
 站内搜索
最新新闻
· 中组部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
· 柳南区:打造乡村高素质干部队伍
· 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
· 柳南区银山街道广电社区:党建领航促和谐 民族团结共发展
· 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方式
· 关于划定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合格分数线的通告
· 柳南区潭西街道在水一方社区:“六六聚言堂”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路径
· 李干杰出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序言》暨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出版座谈会
· 柳南区:做实做优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组织员队伍建设
· 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召开 文东福出席会议并讲话
热点新闻
柳南区“公车改革”改进了党的作风
 
发布日期:2015-12-04

 作为广西第一个实行车改试点县区的柳南区,公车改革试点中,以强化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为重点,把强化公车改革与执行党的八项规定和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党的作风建设相结合,创新工作思路,落实有效措施,健全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形成了防腐败长效机制。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后,实行定额发放个人交通补贴,公共交通经费包干使用,增加了财政交通经费开支方面的透明度;停止购置新车,杜绝了相互攀比购车、以车顶债、车辆修理费用畸高等诸多问题,公车私用、超标配车等现象从体制和机制上得以根治,公务用车带来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从源头上较好的得以解决。
   
 二是拉近了党和百姓间的距离。公务用车改革前,老百姓目睹的是机关公务人员用公车接送家属、子女、下乡钓鱼甚至外出旅游,群众直指是“车轮下的腐败”。公务用车改革后,老百姓看到的是机关公务人员用私车或乘坐公共交通车辆奔走于各个场所,处理公务活动,为群众办理各种事务,群众明白这是私车公用。从“公车私用”到“私车公用”,改变的是车主身份,拉近的是党和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减轻了人民政府财政负担。柳南区包含法院、检察院以及学校、医院在内共有公务车辆414辆 。每年车辆运行费用成为柳南区财政的一个巨大包袱 ,管理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而且干部公车私用、违规乱停乱放、酒后开车和交通肇事等问题时有发生,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今年柳南区第一批256辆公车拍卖后,节约经费达30%,节支率达30%。取消公车,从源头上堵住了车辆维修管理等方面漏洞,减少了资金浪费,节约了财政开支,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四是提高了党政机关工作效率。大部分实行了公车改革的单位,机关干部购车明显增多,车辆数量大大超出了车改前的水平,各单位车辆拥有量不减反增,方便了工作,提高了效率。车改前有车才办事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机关干部只要接到外出工作任务,有车的开车,无车的搭公交车或乘出租车,即交即办,机关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五是改善了党政机关干部作风。公务用车改革后,柳南区不仅没有降低工作质量和效率,反而促进了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很多基层和群众反映:现在机关干部来办实事的人多了,坐车“走马观花”的人少了。广大干部下基层搞服务既讲效率,更讲效益,呈现出几件事一天办、几个问题一次办的良好局面,赢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车改后,部门不再保留公务用车,个人履行公务需要用自己的车,从根本上杜绝公车私用问题,减少车轮腐败。目前,干部签订将私车用于履行公务的《承诺书》267份。
    
六是增强了推进改革的信心。车改带来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变革,扩大了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改革的内涵。通过车改,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直观地看到了改革带来的诸多效益,进一步激发了推进改革的热情,增强了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刘兴存

上一篇: 柳南区“公车改革”改进了党的作风 下一篇:“五个强化”整源整效柳南区“大部制改革”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主办 | 柳南区委组织部承办│电话:2825584 |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66号│邮编:545006 | 桂ICP备2021006142号-5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