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柳州市柳南区委、区政府决定拿出500万元用于开展“美丽柳南清洁乡村”活动,用几年的时间实现农村面貌彻底改观。
柳南区地处城乡、城铁结合部,有一镇两个涉农街道20个村委会。在开展“美丽柳南清洁乡村”活动中,柳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一致决定,在自身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00万元用于各村活动的开展,达到乡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家园、水源、田园清洁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道路交通、排污排水、垃圾收集处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实现30户以上村屯的村内道路硬化、农村排污排水及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田园村落绿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乡村风貌改造内涵不断延伸拓展,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成果显著;农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文明新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规民约普遍推行,党风优良,政风清廉,作风朴实,乡风文明,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更加美好,生态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民致富增收能力大大增强,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柳南区围绕“六个基本原则”,从“三个方面”着手,广泛深入开展“美丽柳南·清洁乡村”活动,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六个基本原则”是:一是集中整治,形成长效。集成政策,集合资源,集中力量分阶段推进活动开展,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又要着眼长远,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整体提升农村公共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各级清洁环境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形成管护长效机制。二是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发动群众,宣传示范带动,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广泛组织群众参与。广大农民群众是清洁乡村活动的主体,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三是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至2020年的清洁整治建设规划,把清洁乡村活动与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实现乡村清洁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突出重点,全面覆盖。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内容,以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大村大镇为重点区域,突出沿江、沿河、沿路环境治理,活动覆盖全区农村,惠及广大农民。五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镇、各街道实际出发,区别个别村屯的情况,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创新探索,形成各具特色又符合农村实际的活动方式。六是分级负责,社会共建。明确责任,分片包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干部引导、全民参与、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整体氛围。
三个方面是:清洁家园。开展30户以上村屯的道路硬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修并新建一批农村垃圾屋,统一外观。开展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卫生。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开展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建设。清洁水源。清淤治理乡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沟、下水道,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处理厕所、畜禽场(圈、栏)污水排放。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屯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示范村建设。清洁田园。清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屯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和田园生态经济发展示范村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创建评比活动。镇、各街道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文明创建评比活动。由村委每季度组织一次评比“清洁户”和“最清洁户”活动;镇、街道每半年组织一次评比“清洁屯”和“最清洁屯”活动;区政府每年组织一次评比“清洁村”和“最清洁村”活动;对评比结果发放牌匾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把争创清洁文明村屯户作为其他评比表彰和涉农项目投放倾斜的前置条件。(唐永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