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有愿景,就应该有基于愿景的行动目标,这些目标及时指向明确的、可实现的、也是与愿景紧密相连、持续推进的。但同时,仍然无法忽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员工对企业的支持度。并非企业想要实现的事,员工就必须的去做,哪怕员工相信他也有这个梦想。
有一则小笑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到公园游玩,碰到两个工人在干活。第一个工人挖了一个一米深的坑,第二个工人又把土填回去。他感到很奇怪,于是问:“你们在做什么呢?”他们说:“我们在种树。”“那怎么没有栽树苗就填土啊?”工人答道:“那个负责栽树苗的生病请假了。”
企业里有很多这样的笑话,某些员工勤勤恳恳的工作,效率却很低,为什么呢?就像笑话中那两个工人一样,他们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却忽略了所在团队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就本质上而言,反映出的是员工对企业愿景不清楚或不关心。这反映出了员工工作信念与企业实际愿景之间的矛盾。很多企业的愿景即使可信,即使是一个宏大的吸引人的构想,也未必能够获得员工的支持。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无外乎员工认为这个构想与自身的利益不符。而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同时又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仅仅用文化手段而不是与利益手段并用的方式促使人们回到推进愿景的轨道上来。但过于功利的推行企业文化是不可行的,企业管理者要慎重考虑,我们的员工真正需要的和想要的是什么?当一名员工早晨急忙起床,带着一丝倦意,挤上让人透不过气的公共汽车来上班,他仅仅是为了这份薪水么?当他们投身于工作中或主动加班的时候,只是为了得到升迁么?弄清这些问题,才是推行文化的前提。
一直以来,企业管理者都是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的是企业营业额增长多少、市场占有率达到多少等等,却忽视了员工作为人的属性。有些员工即使晋升、加薪了,也仍旧选择离开,其原因就在于缺乏热情。因此,目标要融入员工的梦想,让他们在精神上获得自由,重视员工的精神需求,为实现其个人理想搭建宽广平台。(青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