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镇隘口村786户3380人,共辖10个自然屯。自古以来,就有养蚕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桑蚕之乡”。传统以来都是靠各家各户自行购买蚕种、孵养小蚕再变成蚕茧,这种老办法沿用了几十年,成本高、孵养过程比较辛苦,茧的存活率低,且出的蚕茧偏黄、质量不够好,卖价低。为改变这一落后的养蚕技术,镇、村两级干部多次经过商量,到柳城等地学习他们先进的养蚕技术,争取移民扶持资金30多万元建设200平米的小蚕共育室。由村委干部人员饲养小蚕,三龄饷食或四龄饷食第二口叶后分给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养蚕法。小蚕共育是一种养蚕新技术,它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护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蚕体强健好养,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同时,小蚕共育可节省劳力、房屋、工龄、燃料及消毒药品等,从而降低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隘口村小蚕共育每批育10天,5天一批,6批/月,全年规模达到4800张,每张蚕跟过去比增加15斤蚕茧,按20元/斤算,群众多增加收入300元。该项技术一年为浮石镇隘口村蚕农增加收入300多万元。泗顶、长安、瑶送、沙坪等地蚕农都来要种蚕。如今隘口村小蚕共育已经成为浮石镇传播科学种桑养蚕的主要阵地,带富了一方群众。隘口村获得柳州市十大桑蚕生产基地荣誉称号。
(浮石镇 罗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