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融安县桥板乡良老村第一书记陈上强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这是时任融安县桥板乡良老村第一书记陈上强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指引他不断努力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座右铭。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良老村的每一位群众,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感动人民的好书记”。
用心用情用力扶贫的称职书记
2015年10月,牢记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党委的委派,陈上强同志来到了融安县桥板乡良老村,成为一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开始他的脱贫攻坚事业。万事开头难,上任伊始,陈上强同志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精准识别”。而精准识别工作仅仅有两个多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刚上任的陈上强同志带着对基层工作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与其他驻村工作队队员一道,起早摸黑,顶烈日、冒风雨,连续奋战一周后,陈书记感觉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经常汗水湿一身,泥巴裹双脚,有时还得面对一些群众质疑,甚至是恶语相向。对农村工作新鲜感过后身心俱疲的陈书记,心里打起了鼓,觉得基层工作真的是受罪,对今后的工作前景感到恢心。此时失落的陈上强书记转念一想:贫困群众仍在温饱线上挣扎,带领他们脱贫致富是单位交给自己的使命,绝不能半途而废,绝不能辜负组织的期望。调整好心态、下好决心重新振作的陈书记又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当中。1个多月时间,他的足迹踏遍了良老村12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几经艰辛,终于圆满完成了全村599户、共2018人的入户调查评估、评议、公示、信息录入工作。
在当第一书记的一年多时间里,陈上强同志始终能够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他马不停蹄,深入田间地头嘘寒问暖,与村民多谈心,找贫困群众交朋友,打开了工作局面,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他进驻良老村两三个月后,对贫困户的属性、致贫原因和贫困人口分布情况,哪家因病致贫、哪家因缺资金致贫,哪家种什么、哪家养什么,哪家有几口人……他都了如指掌。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三把火”书记
良老村距离县城73公里,村民95%是壮族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便、山多地少缺水等原因,发展滞后,村容村貌、群众生活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良老村的落后现状,陈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
他不断探索致富路径,变“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走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根据良老村的实际情况,点燃了村民在脱贫致富路上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抓种养,调结构,着力增强脱贫致富后劲。他耐心细致地说服群众,将周期长、低产值、见效慢的种养项目淘汰,换之为周期短、产值高、见效快的种养项目。一是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动员群众种植滑皮金桔、罗汉果。截止3月底,良老村已种植滑皮金桔420亩、罗汉果1000亩,初步建立了特色农业基地。二是培育种养示范户、打造示范屯,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出像韦恩福、覃德厚、覃保卫等一大批种养示范户,打造了中河屯200亩滑皮金桔和荣村屯400亩罗汉果示范基地,一户带一户,一屯带一屯,以点带面,以产业促脱贫。三是成立罗汉果专业经济合作社。改变农户以往“单打独斗”的格局,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农户的农产品成本、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四是拓展销路,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多渠道联系与外地老板签订罗汉果收购合同,畅通销售渠道,2016年良老村1000亩罗汉果的产值将达到800万元。五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举办各类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户300多人次,解决不会种养、不会管理的技术难题。
第二把火——抓基础,上项目,逐步改变村屯落后面貌。良老村面积17.5平方公里,各个自然屯、村民小组分布于坡岭山脚,条件非常艰苦,交通十分不便,基础相当薄弱。“要致富,先修路。”陈上强到任后,多次向融安县扶贫办、发改委、水利局等部门汇报情况,争取到建设资金200多万元,使良老屯至中河屯的2.5公里砂石路、大公路至荣村屯的2.2公里砂石路得到硬化,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促进了产业发展。努力与向帮扶、后盾单位争取项目资金,建起了新的村委办公楼,建成了村民服务中心、农民文化广场、村民健身场所,为学校更换了新课桌等,使村民服务设施和文化阵地更加完善,改变了良老村长期落后的面貌。
第三把火——抓班子,带队伍,切实改进支部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第一书记”的重要任务。陈上强同志驻村后,重点着力解决以往班子不团结、软弱无力、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他首先自己以身作则,把“第一书记”作为神圣职责,作为群众的“主心骨”、“领头羊”,与贫困户同劳动、同吃饭,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其他村“两委”干部,使大家形成合力,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争取精准脱贫的激情和能量。他制定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建立了党支部和党员“有户必联、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有难必帮、有险必救”的“五有五必”群众工作制度,被群众称为“我们的贴心人”。
感动人民的好书记
从监狱到农村工作,无异于在一张白纸上,重绘人生的诗篇。陈上强同志在努力工作的背后,还顶着兼顾家庭的强大压力,克服了我们难想象的困难,披荆斩棘,一路砥砺前行!
2016年3月初,陈上强的妻子被查出患有恶疾。为不影响村里的工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他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来往两地。有时白天在融安良老村里工作,晚上又到柳州市人民医院照顾妻子,常常在病房里加班,完成白天还未完成的材料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又驱车一百多公里崎岖不平、蜿蜒盘旋的山路赶回村里。2016年4月16日,陈上强正在护理住院化疗的妻子时,接到一名贫困户群众的电话,说自己准备种植罗汉果时遭到同村人的阻拦。陈书记认为,种植罗汉果是贫困户脱贫的希望,现在正值春耕生产,耽误不起,必须尽快解决。他愧疚地望了一眼躺在病床上的妻子,满眼饱含着泪水,连夜开车赶往村里处置村民的土地纠纷,帮助贫困户解决春耕生产问题。在妻子病重最需要亲人照顾的时候,他却不能在她的身边,这是陈书记深藏在心中的痛。
陈上强同志的父亲患脑梗塞多年,因为要到良老村任第一书记,担心妻子有病,不能照顾老人,陈上强只好把父亲送回老家。2016年3月29日,老家亲人电话告之他的父亲病情严重,让他尽快赶回老家。但他想到3月31日柳城监狱要到良老村小学举办的“情系良老、文艺惠民”的文艺演出,而且这场演出对增强柳城监狱与良老村的联系和沟通,弘扬文明新风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也是宣传扶贫政策的好机会,他是父亲唯一的儿子,也知道此刻病危的父亲很需要他,但最终陈上强同志还是决定留在村中,先把这场演出活动办好再赶到父亲身边。活动结束后,也就是4月2日凌晨,正在赶往老家途中的陈书记,接到老家亲人打来的电话,告诉他说他父亲已经走了。顿时,陈上强觉得遭受晴天霹雳,悲痛欲绝,紧急停车,伏在方向盘上,泪水夺眶而出!他多想能陪在父亲的身边,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但他没赶上,父亲永远地离他而去了。
陈书记也许不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不是父亲眼中的好儿子,但他绝对是群众眼中的好书记。“自从陈书记来了之后,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民心齐了,村里环境好了,老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变好了”良老村的村民都这样评价他。
陈上强同志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奋勇担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带领群众闯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抒写着他人生的壮丽诗篇,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塑造新时代第一书记的光辉形象!这,就是陈上强——一个贫困村的党组织第一书记,一个脱贫攻坚战的带头人、领路人,一个人民公仆和共产党员的好榜样!(桥板乡 吴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