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融安动态 基层党建 人才工作 干部工作 党员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理论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文章 >> 文章内容
 站内搜索
最新新闻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 融安县:“融”理念促团结 石榴花开籽籽红
· 以学促干,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本领
· 融安县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
· 党课开讲啦丨“建设新桔乡·建功新时代”——融安县举办“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展示交流活动
· 党课开讲啦丨“建设新桔乡·建功新时代”——融安县举办“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展示交流活动
· 【人才振兴】县卫生健康局:多措并举绘好卫生人才建设“新篇章”
· 谭丕创到三江融安融水调研
· 融安县举办组工干部能力提升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
· 融安县召开2024年离退休干部重阳节座谈会
热点新闻
· 融安县召开2024年离退休干部重阳节座谈会
· 潭头乡:党建引领走出村级集体经济新“稻”路
· 桥板乡:创新“党建+”模式 赋能乡村振兴
· 融安:“数治”党建赋能基层治理
· 泗顶镇:党建引领促进重大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 大将镇:“党建+乡贤”释放乡村治理新动能
· 沙子乡红妙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
融安县积极推动“第一书记”工作求实效
 
发布日期:2013-05-31
    2012年4月至今,融安县紧紧抓住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利时机,以“第一书记”工作为抓手,把农村“第一书记”作为重点,通过抓引导、抓管理、抓保障,务求“第一书记”工作实效,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年不断走向深入。如今一年有余,他们扑下身子做事的身影不仅化作了贫困村寨焕然一新的美丽风景,也是融安县积极管理,狠抓落实的有力证明。
“不仅要修路架桥,更要固本强基”,引导“第一书记”树立正确工作导向。
对各级选派的“第一书记”,县委明确要求他们担负起推动基层发展、加强组织建设、促进和谐稳定的职责任务,引导“第一书记”明确工作定位。在推动基层经济发展上要求当好“五大员”。一是当好“方针政策宣传员”。 “第一书记”驻村后,能积极肩负起方针政策宣传员的职责,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让农民群众切实了解政策、会用政策;宣传好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二是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第一书记”到位后,能积极深入所驻村屯,走家入户,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疾苦,并及时记录,随后形成调研报告,建立工作台账,并与村“两委”干部及乡镇包村组干部共同研究讨论,最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驻村扶贫发展规划。三是当好“经济发展服务员”。有了调研结果,“第一书记”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和后盾单位的资源优势,为所驻村和上级部门牵线搭桥,积极争取后盾单位的支持和帮扶,切实帮助所驻村争取资金项目,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第一书记”还注重加强农民农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采取外出考察、邀请专家到村开展讲座及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发展产业,发家致富。四是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富一村群众,保一村平安”,是组织上对驻村干部的重托,也是群众对驻村干部的期望。“第一书记”能积极配合村“两委”干部抓好维稳工作,经常深入群众,及时了解群众情况,努力把各种矛盾纠纷扼杀在萌芽阶段。同时,应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纠纷现场,积极参与纠纷处理,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加强“第一书记”日常管理。
为确保“第一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融安县采取四项措施加强“第一书记”日常管理。一是严格驻村工作制度,要求“第一书记”组织关系转到任职村党组织;不承担派出单位工作,每月到派驻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并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暂行办法》中所列要求,依“第一书记”实际驻村天数定期发放生活补贴。二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要求“第一书记”记好驻村日志和帮扶工作记录,每月定期向县基层办提交一个月的工作小结、帮扶报表、出勤表及驻村工作信息稿件。其中,帮扶报表和出勤表需经村委及乡镇工作组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获得承认。三是建立三重管理制度。一方面,要求乡镇对各级派驻的“第一书记”进行直接管理,指导督促工作开展;另一方面,县基层办负责对“第一书记”进行日常管理,建立“第一书记”专用QQ工作群,开通“第一书记”专用邮箱,加强“第一书记”自我管理,促进信息交流沟通。同时要求派出单位加强监督管理。
“扶上马,送一程”,保障“第一书记”顺利开展工作。
一是任前开展集中培训。“第一书记” 到岗赴任前,专门举办培训班,讲政策,学理论,教法子,帮助“第一书记”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做好基层工作的本领,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帮促。建立帮带制度,通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管区包村干部、党组织书记共同帮带,帮助“第一书记”迅速融入基层,化解思想困惑,消除思想顾虑,树立工作信心,使他们较快适应了基层工作,得到了党员群众的认可。三是工作全方位保驾护航。各派出单位为“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提供全方位后勤保障,每人每天发放伙食补助费10元,每月发放100元的通讯费。因工作需要往返发生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由派出单位按照同级差旅费开支规定报销,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负责保障县委组织部及其派出单位努力做到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积极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第一书记”当好“侦察机”,到基层一线去发现问题;乡镇党委当好“战斗机”,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区、市、县党委当好 “航空母舰”,积极整合财政、农业、交通等各方面力量,提供立足、支援力量,有效保障了“第一书记”工作顺利开展。
夏犹清和,芳草未歇。新的一年,全县第一书记将继续背负县委、县政府的重托,继续迈出坚定的步伐,按照资源整合、社会参与、群众行动的开发思路,不断探索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可以预见,等到“秋朝”,产业扶贫将会结出累累硕果,农村扶贫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融安县基层办)
上一篇: 春耕过后,培训忙 下一篇:助力扶贫解困  情结清洁乡村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主办 | 融安县委组织部承办│电话:2825584 |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66号│邮编:545006 | 桂ICP备2021006142号-5 | 桂公网安备 45022402000005号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