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针对在干部进退留转调研分析中共中央,发现干部工作主要面临“干部诉求难,偶尔出现‘往上跑’”、“组织察人识人难,有时出现‘错位用’”、“严肃纪律难,偶尔出现‘堵不住’”的三种现象和难题。自2011年以来,融水县本着以人为本、人岗匹配的选人用人理念,创新采取“意愿征求法”,开展干部任职意愿征求工作,引导干部实事求是地反映个人问题。主要做法:一是“问卷调查”式征求干部意愿。以乡镇、机关为单位,向全县科(局)领导及拟提拔考察对象发送《干部任职意向征求意见表》,干部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学历、家庭情况等进行任职意愿填写,提出个人任职职位,并说明自我推介任职的资格和理由。然后,密封回收组织部。组织部从中了解干部的特长、学历及家庭困难。针对干部的任职意向情况,将任职意向、职位要求、能力素质、工作实绩等方面综合分析。二是审定干部提出任职意愿的真实性。在征求到干部个人任职意愿的基础上,综合平时考核和采取谈心谈话、征集建议、任职回访等方式核实干部任职意愿情况,客观研判和认定干部个人提出任职意愿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对专业意愿、岗位意愿、家庭困难等分类归档,建立健全干部信息库,为干部人事调整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三是认定任职意愿结果任用干部。综合分析岗位需要和干部个人特点、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群众认可度等,在人事调整时,尽可能尊重和采纳干部个人的任职意见,避免出现“错位用”现象,以免造成干部到任后有困难、有情绪。同时,尽量根据特长定岗,把一些具有专长或特长的干部任用到相应的岗位上,避免了“行外人管理行内人”的现象。在结果运用上,还注重及时反馈信息,对于能按个人意愿任用的干部,鼓励珍惜工作岗位和机会,努力奋发有为;对于暂时无法实现个人意愿的,组织上对其说明理由,并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疏导,让干部本人不灰心,理解支持组织工作。如:近年来,选拔了一批年轻优秀又有意愿下基层的干部,到边远乡镇任职锻炼;一些年长的边远乡镇领导干部调回县直部门工作。从探索实践干部任职“意愿征求法”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既打破传统组织单向选人用人的模式,又使组织意图与个人意愿得到有效对接,全县干部队伍情绪稳定,成效明显。
(融水县委组织部 韦华勋 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