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以“苗山讲堂”为平台,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并通过视频网络将现场专题讲座传送到全县20个乡镇,让乡村党员干部群众不出“家门”,也能得到高质量的培训教育,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目前,共举办“苗山讲堂”30多期,受培训党员干部5万多人。
强调研,确定内容。一是现场调研。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每年组织党校及农业、畜牧等涉农部门到苗家侗寨,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基层党员干部对培训内容的所需所求。如,对高山有机茶叶种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重点请专家培训茶叶的种植技术及拓宽销售渠道、如何电商销售等内容进行培训,让农民种得下,卖得出,有收入。二是问卷调查。将培训内容编写成测试卷,分发到乡镇、村屯的党员干部手中填写,进一步收集党员干部对当年培训的需求,并对问卷调查的培训问题进行归类整理。7年来,共收集到有关法律、经济、旅游等培训内容10多类。三是座谈了解。调研组到基层与党员干部面对面座谈,通过座谈深入了解基层党员干部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如,如何提高自然屯管理水平的问题,专门开设“五会治屯”管理模式的专题讲座,以此提高基层“网格化”管理的水平。
深了解,邀请专家。一是网络查阅。根据培训内容,县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专门在网上查找有关专家、教授的人格魅力、教学态度、调研成果、讲学特长等情况,经过讨论,确定是否邀请此专家、教授到场授课。二是高校自荐。县委组织部将培训内容信函致高校,高校再根据实际情况,推荐专家、教授到场讲学。三是部门推荐。县委组织部将培训内容发给自治区、市组织部及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推荐专家、教授人选。通过多种形式,确保因材施教,教有收获,有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
重实际,因需培训。一方面是菜单式培训。根据县情开设的专题外,还根据干部的岗位不同,进行“量体裁衣”,实行“菜单式”培训。如,如何用民俗山水旅游加快脱贫步伐,该县邀请广西大学旅游科学研究院的教授作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专题讲座,旨在提高民俗山水旅游的品位,吸引旅客,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是针对式培训。根据实际,该县有针对式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党建、法律、城建等方面的培训。如,提高党员干部的“四个全面”认识,专门开设了“四个全面”专题讲座,使党员干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则与措施有了深入的了解。有效帮助融水县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发展等。
(县委组织部 龙林智)
(原载 《柳州日报》2016年1月21日 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