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融水苗族自治县坚持问题导向,对问题再聚焦、对整治再聚力,做到精准整治、开门整治,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转变为解民忧办实事,实现以“小切口”的“深突破”带来“新变化”。
耕地地力保护 做到“应护尽护”。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手抓整改落实,一手立规矩制度,及时把整治成效转化为制度成果,推进整治常态化长效化。在全县20个乡镇贯彻执行国家耕地地力保护政策,落实补贴耕地面积40多万亩,将补贴资金2614万元按时足额补贴到9.8万户农户手中。
城市交通工程 做到“应通尽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修建和改造“断头路”和“梗阻路”。全县投资4270万元对城区内的人民西路、金冠路等7条路进行建设,完善县城城区路网结构,方便城区近万人的生产生活。同时,缓解民族小学、第三小学等7000多名学生上下学交通拥堵现象。
贫困医疗报销 做到“应报尽报”。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基本医疗的住院及慢性病医疗费用的结账上,实行医保报销、二次报销、大病保险报销及财政兜底“一个窗口、一张发票”的“一站式”结算,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院费报销金额达90%以上,慢性病报销金额达80%以上。目前,全县持有慢性病卡的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1.4万人例。其中,11月,全县排查出符合条件的困难患者156人。
义教营养改善 做到“应补尽补”。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新时代的新变化、新气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今年,县本级财政筹集资金1500万元,国家资金3006.14万元,共计4506.14万元,实现县城和乡镇村九义阶段学校学生“免费午餐”全覆盖。“免费午餐”涉及199所学校,惠及5.7万名学生。
落实“雨露计划” 做到“应助尽助”。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生活中存在的临时性难题加以解决,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取信于民。“雨露计划”引导农村贫困家庭初中、高中毕业生接受学历教育,实现教育脱贫。今年预计完成补助学生6958人,补助资金1100多万元。
特困人员低保 做到“应保尽保”。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着眼最困难的群体,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城乡特困对象大排查,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保障,防止“漏保”。全县纳入供养保障的特困老人有1990人;农村低保有7921户22897人;城乡低保有675户1191人。
灌区水配改造 做到“应灌尽灌”。精准聚焦解民忧,结合自身职责职能,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找准结症、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在榄口灌区,规划投资2.02亿元,设计灌溉8.84万亩。目前,上级下达1800万元建设资金,已解决4个行政村的农作物灌溉问题,灌溉面积1.69万亩,直接受益人口1.35万人。
公路提级改造 做到“应改尽改”。牵头抓总,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了解进度、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强化措施、推进工作进度。投资5993万元,改造四荣至香粉公路,全长9.6公里,香粉乡有1.4万人受益;实施20个乡镇1969个自然屯的屯级道路硬化工程。目前,全县完成1967个自然屯的屯级道路硬化,总长317.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