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019年,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通过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荣获“第三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称号。这是香粉乡荣获“区级生态乡镇”“区级卫生乡镇”“区级文明乡镇”之后的又一荣誉。
香粉乡辖8个行政村,82个自然屯、11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苗、瑶、侗、壮、汉、仫佬、土家等民族,有1.42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6%。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47%。
宣传学习教育,凝聚干群共识。香粉乡以“一所一课堂”,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坡会课堂为载体,借助“理论文艺+”套餐宣讲模式,以“理论融入文艺”“理论融入民族民俗节庆活动”“理论融入民族特色”“理论融入校园”为抓手,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传递民族团结进步声音。每年的正月十六开展独具特色的“坡会课堂”,宣传民族团结。同时,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干部上党课、集中学习研讨等形式,学习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理论政策,凝聚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共识。
实施惠民工程,增强干群自信。随着四荣至香粉二级公路的通车,九元山风电项目建设的大力推进,20户以上自然屯道路全部硬化,村屯太阳能路灯安装的陆续安装,雨卜村卜令屯巷道青石板化等一批惠民工程的落实和东家屯、卜令大寨、毛坪屯、田塘屯等一批宜居乡村综合示范村屯的打造,让全乡干群对发展前途自信满满。同时,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香粉竹荪核心示范区及规划布局休闲农业。2019年,香粉乡通过评定的示范园区有5个。其中,自治区级有1个;是柳州市唯一入选全国298个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乡镇;竹韵荪香产业核心示范区获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三星级示范区,产量57吨,产值1140多万元。
挖掘民族文化,增进邻里友谊。香粉乡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开设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苗族银饰“马贵兵工作室”“苗族蜡染基地”“苗服制作基地”以及县级“驯马斗技”“芦笙小地筒”“苗族刺绣”等民族文化基地。目前,全乡有9名非遗传承人。其中,自治区级有4人。同时,各个村寨,以戏台、芦笙坪为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芦笙比响、斗马、斗鸟、山歌比赛、舞狮、文艺表演等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增进各村屯的友谊。结合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开展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建设,雨卜村卜令屯、中坪村雨梅屯均被列入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单位。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常识等内容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接受民族文化教育熏陶。
旅游事业蓬勃,促进群众增收。香粉乡挖掘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以“旅游+”、“共享+”模式,引导贫困群众走“以旅扶贫”“以旅富民”的新路子。目前,全乡有景区7个。其中,AAA景区2个;有农家乐(农家旅馆)50家。其中,3星级农家乐3家;有自驾游汽车营地2个。2019年,全乡接待游客超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