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融水县通过文化品牌带主导产业、知名品牌带生态产业、地域品牌带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扶贫产业,高质量决战脱贫攻坚。2016年以来,累计实现89个贫困村出列、11.5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62%。
文化品牌带主导产业。借助“百节之乡”、“中国芦笙斗马文化之乡”、“中国百节民俗之乡”品牌优势,发展苗族民俗风情旅游,带动和辐射贫困人口2万余人增收脱贫。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8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4亿元。借助蜡染、刺绣、银饰等民族工艺品牌,通过“政府+企业+车间+贫困户”模式,发展民族手工业,把民族手工产品变为商品,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目前全县共有民族手工艺企业307家,带动贫困人口2000余人就业创业。
知名品牌带生态产业。依托丰富的农林资源,借助“杉木王国”、“毛竹之乡”、“广西香杉生态板材基地”品牌优势,引进全国排名前三的生态板企业大王椰、兔宝宝、莫干山等竹木加工产业,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壮大竹木加工产业。目前,全县有规上竹木加工企业25家,实现利税2.17亿元。今年1月,融水县通过“中国香杉家居板材之乡”现场授名评审。
地域品牌带特色产业。依托生态优势,借助“全国绿化模范县”品牌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地理标志等特色产业。利用自治区网络扶贫试点示范项目专项经费,以“臻品大苗山”为品牌名称,推进品牌统一包装,设计了统一标注“广西网络扶贫产品”的10余种土特产品彩盒和生鲜包装电商品牌,撬动扶贫农产品销售额达600万元以上。种植食用菌、水果、中药材14.03万亩,产量8.88万吨;借助千亿“柳州螺蛳粉”品牌产业,发展稻田养螺1.12万余亩,带动1913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每亩增收500元;种植茶业3.6万亩,年干茶产量650吨,惠及茶农约1.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