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主要目标 ,引导组织部门、党组织、党员“三位一体”协同发力,用足政策和措施,通过解决“复工贷款”“危房改造”“就业扶贫”三个难题让企业“活”起来,让村民“定”起来,让贫困户“稳”起来,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为脱贫攻坚添保障。
解决“复工贷款”难题让企业“活”起来
融水县坚持党建带动扶贫,扶贫服务党建,积极发挥组织部门统筹作用,制定出台《融水县“复工贷”暖春行动方案》,扎实做好“六保”“六稳”工作。稳定与优化信贷资金供给链,引领金融力量全力帮扶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精准扶持疫情防控重点企业达产扩产。疫情期间,融水县各金融部门也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作用,推出各种“复工贷”产品,为企业复工复产补充金融“氧气”。各银行(支行)党支部党员代表组成调研督导组,深入县域旅游发展、茶叶种植、生态养殖、农业技术研发等企业,通过调研走访、政策宣传、融资洽谈、组织签约、信用培育等方式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今年初,信用联社向融水县晨阳木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2000万元,还比以往降低了贷款利息,有效解决资金周转难题。截至4月底,全县“复工贷”信用贷款超6000万元,减免利息金额约58万元,“复工贷”这个金融“氧气”真正让企业“活”起来了。
解决“危房改造”难题让村民“定”起来
融水县通过粤桂扶贫协作,加强廉江和融水两地扶贫交流,守住“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底线,出台粤桂扶贫协作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奖励补贴,强化民生保障,结合“三清三拆”,组织部署旧房修缮加固和“拆旧建新”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党员服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主题党日活动,发动“党员帮助群众、群众满意党员、亲帮亲、邻帮邻”,以援建补助的方式推动农村危改工作。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助力贫困群众旧房重整、新房重新,让村民定有所居,心有所属。今年以来,全县C、D级房屋及无房户共2078户,其中283户通过租借住方式解决,申报900户自治区指标,895户列为市、县改造指标。截至5月中旬,全县改造总任务1795户,开工率100%,竣工1109户,竣工率61.78%。
解决“就业扶贫”难题让贫困户“稳”起来
融水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贫困发生率达1.62%。近年来,就业扶贫成了融水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融水县秉持“就地就近就业”的扶贫理念,详细排查,摸清底数,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复工复产企业,通过举办“掌上远程视频招聘会”、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巾帼扶贫车间”、创新开发非固定性扶贫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全力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特别是着重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群众,积极引导带动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有效保证了他们“搬得出,留得住,有就业,能致富”。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做好各企业各扶贫车间用工指导服务,解决民营企业用工难题,推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让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在新家“稳”起来。今年计划在全县20个乡镇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发3577个以上非固定性扶贫公益性岗位,今年还新认定了元亨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香香香菌专业合作社 、汪洞乡玮莉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浪镇德兴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金旭农业有限公司、绿农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6家企业为种养式就业扶贫车间,认定锦绣苗山刺绣有限公司、新材木业有限公司、大年乡贾荣新木制品来料加工服务部3家企业为工厂式就业扶贫车间。目前,全县共有43家扶贫车间,各乡镇已建立非公益性岗位人选库,共吸纳就业人数185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