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和睦镇将吉塘村汶头屯、和睦村大板屯等9个村屯列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试点,直接受益群众达875户共4219人,成为该镇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引擎和动力。
强力宣传 从“弃项目”到“抢项目”
一是采取“领导抓、抓领导;抓骨干、骨干抓”的办法,进村入户直接进行宣传,激发群众投身集体公益事业的激情,唤起他们克服困难、抢抓机遇、争当排头兵的信心和决心,有力地推进了工程建设。二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悬挂标语,出版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顺利推进试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将“一事一议”纳入绩效考核范畴,从而激发了基层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措并举,一改群众“要我做”为“我要做”的观念,从一度存在的“弃项目”变为主动“抢项目”。2009年,和睦镇由以往两三个村屯试探性地报项目,到今年22个村屯超前预存资金“抢项目”。
主动筹资 从“等靠要”到“乐捐资”
一是根据“一事一议”人头筹集15元的政策,每家每户积极按人口筹资。二是引导基层组织和村屯群众采取建立“一事一议”专项基金的形式,向在外工作和外出务工人员,以及一些返乡创业的经济能人倡议乐捐,为建设公益事业累积自筹资金,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截止12月20日,全镇通过乐捐共收到“一事一议”基金近90000元。二是改变观念,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改变了群众以往将集体资金分到各家各户的观念,各村屯主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决定将集体资金用于“一事一议”公益事业,有效地弥补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如红星村石岭屯,将政和水厂征地款近20万元资金投入巷道硬化工程,使工程量由原来计划的硬化面积2800平方米提高到5800平方米,连环村道也全部完成了建设。由于多渠道筹措经费,今年和睦镇巷道硬化都能够立足长远规划,并且对3米宽以上的巷道,都按20公分厚度、20年以上使用期进行设计和硬化。据统计,涉及“一事一议”巷道硬化的5个工程共完成硬化面积16800平方米,占计划的146%。
公开帐目 从“不信任”到“大透明”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执行《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规定》、《民主理财制度》等制度,做到规范与有序。二是公开运行过程,体现科学与民主。坚持把财务公开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在按进度拨付资金时,要求各项目村屯在申请下一笔资金时,必须先将前一笔资金的用途向群众张榜公示,并将财务公开材料备份到镇分管领导,经分管领导核实和拍照留档后才签字拨付下一笔资金,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三是加强监督实施,力求透明与到位。各屯都成立了11人以上的村民理财小组、理事小组和监督小组,把执行监督权交给群众,加大了对决策和实施情况、执行预算情况的监督,从而改变转变了村民的不信任情绪。
因势利导 从“乱占道”到“锯奠基”
借助“一事一议”项目,坚持统一规划,因势利导,引导群众拆除非法占道建筑物,“还道于民”,使巷道硬化工程“锦上添花”。如一些群众占用公用道路建牛栏、猪栏、厨房等,通过深入做思想工作,这些住户最终全部拆除了占道建筑物,使道路达到规划标准。大板屯蒙安学村民拆掉了厨房,还锯掉了自家牛栏1米多钢混楼面,重新砌墙,腾出了占道路面。石岭屯82岁的老党员吴家强为了使巷道转弯角更方便车辆通过,达到全屯交通四通八达的目的,不受“祖屋奠基石动都不能动”老观念影响,主动将自家房屋的奠基石锯掉50公分,使村民深受教育。大板屯村民蒙桂和说:“‘一事一议’工程改变了我们农民以前自私自利的落后观念,群众的大局观念逐渐形成,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睦镇党委 莫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