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区按照“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原则,积极编织党建组织网、信息网和先锋网。在党建工作中植入项目化管理理念,激发基层党建创新活力,有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组织效能发挥最大、教育管理效果最佳和工作力量配备最强化的党建新格局。具体措施如下:
(一)突破界限,优化设置,构建扁平化“组织网”
优化党组织设置是激活党建细胞的源动力。柳南区紧密结合地域特点和党员分布情况,积极构建扁平化组织领导体系。一是组织建在网格上。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调整基层组织设置,采取“一格一支部(小组)”或“多格一支部”等方式,将54万城区人口,559个基层党组织,12240名党员纳入网格管理,实现党建工作对网格的全覆盖。二是组织建在功能上。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根据党员年龄、兴趣、特长、职业等将志趣相投、爱好相同的党员编入同一网格支部,建立“文娱天天乐”、“环保家家净”、“平安日日巡”等特色网格党支部。三是组织建在体系上。在条件成熟的社区,率先成立社区联合大党委,在商贸集中的商圈成立“流动党员管理中心”,纵向形成“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组织体系;横向形成“社区联合大党委—辖区单位党组织—社区服务团体”的工作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功能互补的扁平化、开放式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二)突出优势,整合资源,编织多样化“信息网”
如何发挥辖区各类资源的作用,信息互动是关键。一是多渠道织网。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以来,柳南依托“社区网格员+党代表+志愿者”三支队伍,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传递群众诉求。同时,通过设置“民情传递”箱、“民情联络热线”、建立“党代表接待站”、开展“党代表接待日”活动,架起民情联络速递桥。二是多载体联网。网格员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进行分类梳理,列出“信息菜单”,分送到后台工作人员,落实分类服务。在城区建立集信息采集、情况查询、工作交流、短信互动、网上办事等功能为一体的“感知柳南、智创未来”综合性党建信息平台,并将信息网络联通到每一个社区,形成信息高速通道,实现资源快速共享。 三是多资源护网。依托社区联合大党委,统筹辖区各类资源,强化共驻共建活动,实行小型活动单独搞、中型活动结对搞、大型活动统一搞,从而实现责任互动、优势互补、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形成区域性大党建互动格局。
(三)创新载体,提高效能,打造常态化“先锋网”
柳南区积极探索党建项目化工作模式,广搭活动载体,形成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常态化机制,切实提高了服务效能。一是项目创新激活力。针对基层党建创新力不强的实际,柳南区将项目化管理工作引入党建领域,目前共计投入30多万元实施“银发党旗红”、“商圈党建.金色名片”等28个项目,有效破解党建活动载体单一、发展思路不清、创新活力不强的难题。二是组建团队强合力。通过整合区域力量,建立一支以社区干部、网格党员、片区民警为主体,辖区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青年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全能型”、“特长型”、“草根型”网格管理服务团队。目前,柳南区网格团队管理服务人员共达1100余人。三是党员带头送服务。将辖区在职党员纳入管理,发挥党员先锋岗和示范岗的覆盖作用,开展以先进带一般、支部带楼栋、党员带群众,争当网格之星的“三带一星”活动;同时开设立矛盾调解等“党员十大岗”及“党员责任区”的多元化活动,推进党员在服务居民过程中树形象、作表率。四是先锋文化铸品牌。通过漫画楼栋、书法小巷、格言楼宇、文化长廊、候鸟港湾等载体,营造先锋文化,美化楼栋环境,促进邻里和谐,培育出“商圈红色支部”、“银山先锋”、“四全服务”等系列党建活动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