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办食堂、定制度、严监督“三项措施”为主要抓手,有效防止乡镇干部“走读”现象,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
安食宿,营造温暖的“家”。为了解决乡镇外地干部吃饭难问题,融水县的一些乡镇在乡政府开办了廉政食堂,干部职工每餐只需交上6至10元,就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使这些“离家”的干部职工,不管是下村屯办事回来,或加班后,都不再为吃饭的事而以愁。另外,该县还专门出资改建干部简陋住房,为干部营造一个温暖的“家”,使他们安心工作,不想“走读”。目前,已在全县20个乡镇开办政府“廉政食堂”18个,建设干部周转房200多套。
定制度,规范考核机制。融水县根据实际制定乡镇干部考勤、住宿、值班制度,学习及夜访制度,请销假制度,公车管理制度等。并有组织地开展干部夜课、夜访群众、火堂夜谈等活动,让干部职工夜晚留得住、有事做,在“夜”工作中密切干群关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求科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管好事,还要管住自己的人,对分管下属“走读”要负“连带”责任。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执行,使乡镇干部扎扎实实“沉”下心来为民服务。目前,开展夜课100多次,夜访群众2000多人次。
严监督,建立一本“明白帐”。 一方面是开展暗访活动。融水县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纠正基层领导干部“走读”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组织纪委、组织部等人员下到乡镇进行暗访。通过现场抽查、固定电话核实、公车停放检查等多种形式,对乡镇干部进行全方位监督。目前,现场教育“走读”干部10人次,约谈乡镇主要领导1次。另一方面公开干部职工去向情况。在乡镇机关公开栏,设置党员干部职工去向牌,公开监督电话,对党员干部职工的动向情况实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严格监督后,乡镇党员干部职工的“走读”现象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
(融水县委组织部 龙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