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22年军旅生涯。
他是融水苗族自治县怀宝镇东水村第一书记。
他在深山苗寨里用心、用情、用力扶真贫,让全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8户47人,贫困发生率为1.66%。全村已成功脱贫摘帽。
他曾荣获融水苗族自治县级优秀工作队员。
他就是柳州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民政局纪检组综合室正科级纪律检查员陈以平。
党建品牌化聚合力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陈以平信心满满地说。
陈以平以党建品牌化建设为抓手,加大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党建。
在思想上,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三会一课”必修课,引导大家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做到深学深悟、常学常新。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廉政教育课等,让党员干部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
在硬件上,他争取资金,建设标准化党员活动室、荣誉栏、宣传栏、灯光篮球场、戏台及张贴上墙各种规章制度等。基层组织得到加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更强了,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产业特色化促增收
“第一书记争取灵芝项目后,我在这里负责管理,一方面增加贫困户群众务工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学到技术,让他们早日脱贫。”村民何荣光充满信心地说。
何荣光一家5口人,通过种植灵芝、木耳等特色产业,成功退出贫困户行列。今年初,他又买了一辆农用车,除了帮自己拉货拉肥料外,还帮客商搞运输,促进增收。
以示范为引领,激发大家动起来。陈以平以特色品牌化为主导,引导村民先后建起种养殖基地2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了4家,培养贫困村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4名,扶持养殖大户5户,设立党员先锋岗1 个,使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特色产业发展中。
今年,通过给贫困户发放灵芝菌棒75户15054棒、黑香猪12户51头等,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同时,陈以平通过电商方式,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确保村民种得出、养得大、卖得出、有收入。
“我们利用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资金,春夏养田螺,秋冬种木耳,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委主任潘光英。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陈以平以开发集体闲置土地、入股养殖大户、种植黑木耳、养殖田螺和购置天地房等方式,多渠道促进集体经济增收。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有15万元。
教育普及化提质素
“每学期雨露计划得1500元,加上其它的补助金,一个学期大约有4000多元补助。解决了我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苗族大学生何灵思说,“我有信心完成学业,回到家乡当一名老师,奉献我的青春。”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陈以平大力开展教育扶贫。他对全村学生进行摸底排查,列成表格,对号入座地了解学生是否如期领到住宿补助资金、雨露计划补助资金等,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向爱心人士、企业筹措助学资金,不断充实东水村的“教育奖励基金”。目前,此教育奖励基金资金已有31万元。全村380名优秀学生共获得11.89万元资金奖励。他还利用儿童节、教师节和暑寒假等机会,组织相关单位和社会爱心企业到村里看望慰问学生、老师。由他引进捐赠的学习用品、书本、书包及棉衣等价值2.5万元。
如今,东水村水泥公路通到所有村屯,屯屯亮起了太阳能路灯,水、电、网络连到了千家万户等,成了四邻八乡的模范村。
2018年,该村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授予“四星级”党组织;被柳州市委组织部评为“党的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五面“红旗村”;村党总支部书记何绍康被评为市级“百名好支书”和优秀共产党员;村民委主任潘光英被评为县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龙林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