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1997年7月,在湖南省永州市中南经济管理学校电子财会专业毕业后的赵继锋,辗转在全国多个城市,掘起人生“第一桶金”。但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上,他毅然从大城市回到家乡,规划创业路子,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2011年7月,他当选和平村第六届村民委员会主任。从此,开始为带领村民致富,成为自己的愿望,也开始了他的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生人又一重要旅程。
和平村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全村309户1210人,纯瑶族同胞聚居。全村下辖和平、湾潮、高点、平流等21个村民小组,散居在海拔600-1200米的不同地域。2015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28人,脱贫致富一直是村民们最迫切的愿望。
强化建班子 服务全村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赵继锋深知其理。他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带领支部全体党员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上党课”等方式开展活动,让村“两委”班子熟悉业务,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同时,制定上班、值班、党员代表议事、村民代表议事、重
大事项集体决定、党风廉政建设、村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工作正常运转提供了制度保障。特别是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面前做到分工不分家,团结协调,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我们村的工作能正常开展,除了有制度外,还严格政务公开民主监督,设立的村务公开栏定时化开村务、财务”。村民委主任李春英说。
努力付出,硕果累累。近年来,和平村先后获得“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先进村屯、第二批柳州市级生态村、2015年度优秀“人大代表之家”等荣誉称号;2017年,创建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功;2018年荣获柳州市“红旗村”基层党组织,2019年通过自治区保持“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核验。
八年种茄子 注册“瑶山绿”
为带领群众致富,赵继锋不断地寻找路子。
2012年春,赵继锋试种1.5亩的茄子。当年,种植的茄子收入比之前种植的水稻收入翻了三番,极大激励他种植高山蔬菜产业的热情。
2013年,他开始筹划规模化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当时,我面临三个问题:一是群众无法接受转变农田的种植方式;二是需要解决人力、物力和流转农田的资金问题;三是缺乏技术和经验。”赵继锋说。
经过多次上门动员,村民同意以每亩850元的价格流转农田。5个月后,茄子丰收,参与合作的村民共收益了21万元,发展高山蔬菜的士气大增。“当时,我筹集到15万元资金。39户村民参与种植。”赵继锋说。
2014年,初尝甜头后的赵继锋加大种植面积。然而对品种、市场把握不准,再加上天气不好,当年亏损13万元,合作的村民相继离开。2015年,重来的赵继锋重蹈覆辙,又亏损17万元,再也没有人跟他合作。
2016年,赵继锋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种植79亩茄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他收入12万元。他的基地被认定为“乡级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
规模发展后,他先后与柳州市联华超市、融水大洋超市建立“农超”对接销售模式,与县内外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商建立供销关系,建立完善销售网络,形成自产自销一体化。同时,他注册“瑶山绿”商标,创建了自主品牌;完善蔬菜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水肥一体化”、“蔬菜种植温棚”、“冻库和烘烤房” 基础设施。
2018年以来,他继续带领农户50户170人实施种植80亩的高山蔬菜,年增收均超40万元,入股的12户贫困户分别得到600元的年终入股公红金。同时,他还带动村民规模养殖黑香猪、禾花鲤;种植紫薯、红心猕猴桃、食用菌、林下中草药。仅在2018年,全村有41户贫困户养殖黑香猪113头,种植紫薯75亩,稻田禾花鲤养殖110亩。
热心公益事 惠及全村人
产业发展了,村里公益事业也要跟上。赵继锋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多方努力,实现了一批公益事业项目。
“在赵支书的努力下,我们村的基础设施发生变化大哦,现在想打球的有球场,想看书的有图书室。”村民盘丰连说。
“我们屯的道路硬化后,村里的摩托车就多了起来,原来的路烂,烂得都不敢开车。”村民李财宁说。
2016年,在赵继锋努力争取下,全村硬化平流屯、高点屯、和平屯八组至九组3条屯级道路,总长14公里,投入661.36万元,惠及1000多人。
当年,还解决高点屯、八岗屯、湾潮屯三组、平流屯等4处饮水工程,总投入153万元,惠及814人;完成平流屯一组、三组、四组、五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4个,投入59万元;硬化村屯巷道1.2千米,投入35万元;新建瑶族戏台及风雨亭;完成电网改造升级;实现路灯亮化;屯屯通宽带网络。
如今,全村先后建成平板桥、铁索桥、人畜饮水、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图书室、党员活动室、会议室、球场、民族戏台、宣传栏、综治中心、村幼儿园、卫生室等基础公共设施,累计投入资金450万元。
同时,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他大胆在位于乡民族广场旁边建设以住宿、餐饮、土特产展销、商务接洽、民俗旅游为一体的服务中心,总投资420多万元。目前,服务中心已投入营业,预计年纯收入达30万元。
如今,和平村已脱贫摘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