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吴斌是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乡大里村土生土长的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常年奔波在田间,带领村民致富,得到全村人的称赞,被村民称为“希望田野上的好支书”。
大里村位于良寨乡西北部,是典型的纯苗族居住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全村772户4257人,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316户1698人,是典型的接边民族贫困地区。
竞选,带出一支好队伍
“我就是看到村里生活条件落后,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大里村人,我想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才参加支部竞选的。”吴斌说。原来在2011年之前,吴斌在良寨乡经营一家家电维修店,这是良寨乡第一家家电维修店。加上吴斌为人热情,生意非常好。2011年,吴斌如愿当选。当选后的吴斌,开始走村窜寨调研,为大里村的发展在心里绘下蓝图。
大里村能否脱贫,能否发展好,关键就看村“两委”班子有没有扎实本领。作为大里村党总支部书记,吴斌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于是,他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先后到县、市、自治区参加各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提升自我。
自己学习的同时,他还组织村“两委”班子学习新党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思想境界,组织村“两委”干部学习种植、养殖知识,让每个村干部都成为“专家”。
目前,在“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学历以上有1人,中专学历以上有3人。其中,有6人成为全村致富带头人。
脱贫,建好硬件设施
大里村国里屯,距离村委3公里,全屯167户676人。
“之前进屯的道路没有硬化,就是这短短的路程,给我们造成了货物拉不出,肥料拉不进,很是为难。”村民吴培英说。
为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吴斌不断地向上级、后援单位打报告要项目资金,申请项目立项。他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里村的村容显现新的风貌。在建设中,吴斌还注意保护苗寨的传统不受破坏。
仅在2018年,大里村就获得基础建设项目8个,投入资金约160余万元,分别建设成村寨大门、维修入村桥梁、道路,硬化2个自然屯的巷道、建成1个芦笙坪、1个小广场、安装路灯等。
如今,大里村有了宽敞的村委楼;建成20米长的宣传栏;建有7个篮球场、1个文化室、4个戏台、1间农家书屋,全村屯屯通硬化水泥路。
2018年,大里村村级公路代表广西迎接国家“四好农村路”检查取得较好成绩,当年融水获得2018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称号。
大里村国里屯国家被列为传统保护村落,污吞屯被获列为自治区传统保护村落。
致富,打造扶贫产业
大里村自然环境适合种植紫黑香糯,村民长期以来零星地种植紫黑香糯。
吴斌带领村“两委”干部到贵州省、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考察学习,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后,2013年,他开始试种“紫黑香糯米”,当年获得丰收。
“选择规模紫黑香糯种植,是我们通过考察后决定的。我们村有种植的传统基础,村民也容易接受。”大里村民委主任吴永忠说。
2014年,他开始发动群众参与紫黑香糯规模种植。
为保障村民得到最大利益,吴斌提议成立“紫黑香糯米”合作社,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2014年,大里村“紫黑香糯米”合作社成立,全村60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当年户均收入提高了2000多元。
2018年,在良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吴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带领村民在甲同屯“乌稿”打造500亩连片的紫黑香糯示范基地,全村18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
“按照当前市场销售情况,我们种植的紫黑香糯亩产值4000多元。加上贫困户种植紫黑香糯可获产业补助资金1000元,收入很可观。”合作社社员贾福说。
如今,大里村80%的农户参与紫黑香糯种植。其中,202户实现脱贫。
“看到我们有了收入,乡里的其他村村民常来讨教,现在很多人都规模种植了。”村民委主任吴永忠说。在吴斌的影响下,良寨乡种植紫黑香糯超过1500亩。
有了主导产业,还不能保证脱贫致富路上畅通。吴斌结合大里村情况,发动村民发展茶叶产业。
目前,全村种植茶叶1000多亩,67户参与茶叶种植。2018年,全村因种植茶叶而脱贫的有34户。
2018年,大里村的紫黑香糯示范基地获得乡级农业示范基地称号,茶叶基地被评县级里的村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同年,大里村在融水县城开设了首家良寨乡扶贫特色农产品专营店,专门销售良寨各种土特产,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付出就有收获。2014年,吴斌被评“美丽融水 清洁乡村”活动“先进带头人”;2017年,大里村获自治区四星级党组织,并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获得柳州市“百名好支书”荣誉称号。2018年大里村被评为融水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和市级红旗村称号;2019年评为融水县“美丽融水·宜居乡村”活动优秀村屯、柳州市“美丽融水·宜居乡村”活动百佳村屯;大里村工作组荣获2016-2017年度乡村建设扶贫工作“优秀工作组”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