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27日,自治区两新组织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刘水玉一行深入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谈心谈话专题调研活动。
“贫困群众一天收入有多少?”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古宜镇南站社区扶贫车间,刘水玉十分关心车间生产经营情况和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情况,在听取扶贫车间副总经理杨社群汇报后,了解到贫困群众每天可获得100元左右收入,他感到十分欣慰。

“产业园项目建成后,按户均2亩茶园的分配标准,将茶园承包给易地搬迁贫困户进行管护和采收,预计可安排解决易地搬迁贫困户就业5000户,贫困群众受益20000人。”在易地搬迁万亩茶园扶贫产业园,古宜镇党委书记秦仲军向调研组介绍。刘水玉肯定地指出,“小车间”推动“大扶贫”、青山变金山,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是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发展、可致富的好路子。
刘水玉一行来到八江镇布央村,对“茶旅融合”促脱贫模式进行调研。据了解,布央村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入股三江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仙人山”景区。2018年,布央村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游客达8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突破2000万元,全村人均分红600多元。

在谈心谈话座谈会上,刘水玉认真倾听各乡镇各部门基层声音,详细了解三江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对遇到的困难及问题认真汇总、梳理、分析,制定针对性举措。同时要求,一要统筹好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形成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轮驱动、互促并进的良好格局。二要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激励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开创新时代的新业绩。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任务找差距,抓紧整改补短板,坚决不能掉链子,以新举措展现新形象保持不断进步。

近年来,三江县坚持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实现了党建和脱贫攻坚同发展、共进步。
三个强化全力破局,加压奋进、不辱使命。一是强化思想引领。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我不干谁干,我不上谁上,我不担当谁担当”思想大讨论、“三会一课”、侗感党课、鼓楼讲堂等形式开展脱贫攻坚再学习、再讨论、再教育共3700多场次,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二是强化书记引领。出台《三江侗族自治县“书记引领·激活新侗力”六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确保脱贫攻坚令行禁止、使命必达。三是强化责任引领。出台《三江县决胜脱贫攻坚分战区作战实施方案》《三江县决胜脱贫攻坚压实责任实施办法》,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三个导向锻造尖兵,鼓足干劲、激流勇进。一是突出攻坚导向,配强队伍。先后调整配强乡镇领导班子28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13名,优化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46名,跟踪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350名,全力保障脱贫攻坚队伍的战斗力量。二是突出能力导向,提升队伍。采取“请进来、自己讲、送出去”等方式,围绕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保障等不同主题争锋论剑,提振干部队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三是突出一线导向,激励队伍。在脱贫一线考核、在脱贫一线选人、在脱贫一线提拔重用,先后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干部76人,对实绩突出的50个先进集体、60名先进个人、30户脱贫示范户和10名致富带头人进行表彰。
三个活动量化于行,砥砺前行、务求实效。一是立足规范化建设活动,拓宽服务广度。深化拓展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围绕村级组织“六个一”建设标准,成功创建自治区星级村党组织53个、评选红旗村25个。夯实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咨询、社会救助等服务6200多人次。开展“强村带弱村”帮扶行动,实现以强领弱、整体提升。二是立足全员走访活动,加大服务密度。以“一访一会两卡三查”活动为载体,坚持“三五”工作法(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每周驻村5天5夜,帮扶联系人每月安排5个扶贫工作日),2018年全县帮扶联系人进村入户达8万人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5113个。三是立足“一带二帮三•先锋促脱贫”活动,增强服务深度。培育“一带二帮三”先锋队员845名,建成致富带富示范基地30个;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 25359 户,覆盖率 96.72%,实现特色产业总产值 30 多亿元;全县169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870.46万元,每个村均达到3万元以上,其中5万元以上81个、占47.93%。
三个导向主动作为,明确方向、健康扶贫。一是查摆问题,切实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以“无死角、零容忍、长震慑”的工作态势,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印发《三江侗族自治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三江籍大学生后备库,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二是党建引领,稳步推进特色产业绿色扶贫。通过政府引导、示范引领、市场运作、资源整合、龙头带动、政策扶持、宣传推介等措施,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促进“两茶一鱼”特色产业健康扶贫。三是跨跃发展,有效推进“医联体”健康扶贫。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改革,形成市、县、乡三级医院“大手牵小手”的“三江模式”医联体,让本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以二级医院的收费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目前,全县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完成市县医联体建设。
柳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宋军,三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兰美清,三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敏娟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