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极致 便是大师
——记广西汽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
7月28日,北京,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广西汽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发言:“我们利用全国总工会搭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专门从事新产品和新产品设备研发,以及公司技改项目、创新攻关项目等,先后完成创新项目1100项,交付自动化工艺装备2190台套,为公司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减少操作岗位329个,为企业节约人工成本1645万元。”
现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些掌声来自参会的全国各地的顶尖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嘉宾。
作为目前广西唯一的大国工匠,郑志明全程参与了7月28日至30日举行的这个高级别技能人才会议。“我们还把按比例缩小的五菱宏光MINI后桥自动化焊接教学设备带到了北京,得到同行和相关院校负责人的认可。”郑志明告诉记者,一名与会的高校嘉宾看了之后表示,这个在生产一线研发出来的教学设备,很贴近生产实际,非常适合学校的教学使用。
做到极致,便是大师。从1997年进入广西汽车集团工作至今,郑志明干了26年的钳工。他始终扎根生产一线,将钳工技能练得炉火纯青。他利用手工锉削可将零件尺寸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手工划线钻孔的位置度误差可控制在0.02毫米以内,各种复杂设备、精密设备在他手里都能完成。郑志明不单钳工技能了得,创新更是在行。他参与设计并实施完成的创新项目有7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获得广西重工业先进工艺工装成果优秀设备改造成果一等奖。
“我和团队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水平还有不少差距。”郑志明坦言,这次进京参会,他们带去的“CN150M前地板自动化柔性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线”项目参加工匠路演比赛,只获得优秀奖,“技术创新没有止境,只有潜心研究,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技能,才能跻身第一梯队行列。”
技术革新,一日千里。当前,郑志明正带领团队改造公司一条车身焊接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空间调整难度大,工装设备重,任何变动都会牵扯到很多环节。”郑志明说,比如车身多一个洞少一个洞,都涉及到模具、夹具、定位点以及外形固定的变化,更别提还要增加机器人等设备了,工作量非常庞大。从今年初接手至今,郑志明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目前生产线改造终于进入收尾阶段。
“作为一名技能工人,郑志明20多年如一日,时刻秉承工匠精神,默默奉献,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演绎着新时代‘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工匠风采!”郑志明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之一的谢德阳说,多年来,郑志明始终把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先后带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公司特聘专家、柳州工匠、广西工匠等近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