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党员教育 > 电教动态 > 正文
江西南康:“五化”标准保证农村党员干部远教学用成效
发布日期:2011-02-14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字体大小:【
江西省南康市紧紧围绕“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目标,在全面完成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坚持“五化”标准保证学用成效。 

  积极引导,强化督查,努力实现“开机正常化”。从提高思想认识、营造舆论氛围、强化督查考核入手,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使用远程教育,使学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一种兴趣、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开机正常化”。明确各站点每月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健全完善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确保村办公场所每天有人值班,随时接待党员群众点播学习。制订了《远程教育工作考评细则》,将远程教育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与乡村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相挂钩。 

  健全队伍,强化培训,努力实现“播放全员化”。积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开展不同层面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能学会用的播放员队伍,努力实现“播放全员化”。组建了20个远程教育技术服务队,随时提供上门培训指导服务。将116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远程教育队伍中,并通过“传、帮、带”,确保建点村“两委”干部都掌握操作技能。制订下发了《南康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手册》。联合市农民学院开设了远教站点播放员培训班,2010年6月下旬对全市278名站点播放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习培训。7月上旬,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远教站点“夏季巡查”活动,及时排查各站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同时,还积极推行专职播放员执证上岗制度,对每个远程站点实行AB岗制度,为每个远程教育站点配备1名主播放员和至少1名助理播放员,保证了党员群众随到随看。建立了专职播放员误工补贴制度,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整合资源,灵活组织,努力实现“教育普及化”。努力拓宽远教站点的覆盖面,积极探索灵活多变、喜闻乐见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吸引广大普通群众参加学习教育,努力实现“教育普及化”。在市农民学院建立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实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市财政列支135万元,把市农民学院、市职业中专和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基地教育教学软硬件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了全市环境最好、设备最优、功效最强的终端接受龙头站点。培训基地实行集中培训零负担,采取免除学费、教材费、实习费、住宿费等费用;免费为他们颁发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并补贴基本生活费的“三免一补”措施。同时,建立与站点教学相配套的浮石甜柚、横寨生猪、太窝脐橙、大坪优质稻等四个实践基地,做到“边学边练,学练相长”。培训站点建立以来,共培训包括村党(总)支书记、大学生“村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播放员等10600余人次。2009年1月,苏荣、潘逸阳、赵智勇等省领导亲临基地调研,苏荣书记称赞基地是“真培训、真管用”。在抓好行政村站点建设的同时,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向街道社区、非公企业、专业合作社等领域延伸,不断扩大远教覆盖面和影响力。目前,全市在工业园党员驿站、华利纸业有限公司、蓉江街道泰康西路社区支部等26个非农领域建立了远程教育PC点播终端接收站点。2010年8月底,还投资188万元在市文化广场建立了面积为82.75平方米的全省县级广场最大的LED电视显示屏,成为我市远程教育PC点播终端接收站点龙头,站点规定每天晚上7时-9时播放中央新闻联播和爱国教育片等节目,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注重结合,务求实效,努力实现“服务特色化”。积极整合资源、深挖潜力,通过搭建素质提升、村务管理、文化活动等平台,不断深化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各项功能,全力打造综合性为民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服务特色化”。把远程教育平台与万名农民素质等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和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劳动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的新模式,不断提升党员群众的自身素质和致富能力。把远程教育站点与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点相结合,各村做到每周一次集中办公,每月一次民情沟通,积极为群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并依托远程教育站点设施,为流动党员、村级财务管理、农民建房、计划生育等工作提供网上管理平台,使村务管理更加规范、便捷。把远程教育与农技110服务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业、林业等部门单位的人才优势,及时建立“远程教育专家库”,随时接受咨询,帮助解决问题。把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与文体俱乐部、村民活动中心建设相结合,将远教站点建设成村级文化教育中心,积极开展农村政策法规、科普卫生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站点的规范化管理,有力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用的发挥,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制订出台了站点设备管理、设备操作规程、学习培训、工作人员职责等一系列站点日常学习管理制度,并统一制作上墙,狠抓了“选学积分”制的推行,做到教学有计划、收看有组织、学习有记录、设备有档案。建立健全信息反馈与交流机制,及时收集各站点远程教育各类信息,定期不定期组织乡镇(街道)组织委员、村支部书记、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交流经验,探讨问题,研究对策。 

  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全市还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十佳示范点”、“十佳学用标兵”的“双十佳”评选活动。通过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动,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充分发挥站点功能和学用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扩大远教工作的影响力。(罗火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