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是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庄严肃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出席并讲话:“无论时间过去多么久远,历史都会记住这一天。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具有世界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历史教科书,将向所有世人和来者表明‘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七十八年前的12月13日,日军侵入南京,在这片曾被古老历史文化浸润的红色土地上,写下了滔天罪行。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持续时间长达四十多天,造成无数家园被毁、多少妻离子散,所到之处,生灵惨遭杀戮、无一幸免。可以说,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已经深深刺痛了一个时代的美好,严重挑战着人类守护和平的道德与情感底线。对于亿万中华儿女,将会成为永远难以治愈的心灵创伤,这些用鲜血染成的屈辱史册,我们没有理由不铭记于心。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南京大屠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早已妇孺皆知、饱受唾弃,更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因此,任何单方面的“赖账”行为,终究无法改变客观现实的存在。中国作为直接受害者,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人心所向、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目的就是要昭示全世界,唤起所有善良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更让战争与强权无处生根。然而,我们记住历史、不忘耻辱,却并非故意放大仇恨、延续仇恨,而是要展示民族气节、以史为鉴、寻找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共同托举人类和平这片蓝天。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78名青少年学生追溯历史之痛,申明和平之志,就是要让我们不断升腾民族精神,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众志成城,励精图治,富国强军,兴我中华,千方百计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好、保卫好。只有这样,才能遏制侵略、避免悲剧重演,才能“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何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