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络宣传工作会议1月5日-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16年是网信工作的“创新年”,要大力推进网络宣传工作理念、内容、手段、队伍建设等全方位创新,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为“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网络舆论支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舆论成为了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树立网络思维,筑牢网络宣传阵地是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的首要任务。当前,诸如“人民日报”、“新华网”、“学习粉丝团”等传播主流声音的公众号在社交网络每天微博、微信转发量均达5000人次以上,一些关于国际、社会热点的微博更是获得网民数以万计的评论和点赞。由此可见,中央权威的网络发声不仅是时代所趋,更是群众对于知晓国家大政方针和提高国家治理参与度的需求。
所谓“责任重于泰山”,在信息网络时代要占领网络传播的高地,必须勇于担当。网络信息传播快、范围广,舆论的传播也许在极短的时间内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近日网络盛传的“2016年起取消婚假”一时引起领证热潮,后经官方解读实为“2016年起取消晚婚晚育假”。在突发重大事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情况发生时,官方权威在网络上若不及时发声,一些未经核实的假消息便会充斥网络,引起恐慌,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只有不断健全网络舆情反应机制,提升网络宣传综合素质,“该出声时必出声”,才能汇聚网络正能量,发出“中国好声音”。
“不日新者必日退”。新时期网络宣传工作,不但认识要新,路子也要新。要主动适应“微时代”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和全民化等特点,积极创新方法手段,着眼百姓身边的小事、难事,聚焦关乎群众利益、民生福祉的问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和感染力,奏响网络空间高昂的主基调、主旋律,为决胜全面小康的营造氛围。(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