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又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换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大计,更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这场攻坚战的成败。这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担当,从严要求,做好换届选举的“保驾护航”工作。
换届正是说情打招呼、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的多发之时,组工干部要做到勤 “换脑”,以公道正派之心自觉抵制换届中的歪风邪气。一是嘴要严。因为工作的性质,组工干部对换届工作往往先一步知晓,这就要求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始终严守工作机密,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二是眼要明。“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选好一个干部,能带动一方发展;用错一个干部,就会贻害一方百姓,精准识人是科学选人用人的前提。因此组工干部要练就一双“慧眼”,努力使自己成为识人察人的行家里手,选出德才兼备、受群众认可的好干部。三是身要正。面对糖衣炮弹,组工干部要带头挺直腰身,抵制诱惑,做到该遵守的严格遵守,不该碰的坚决不碰。把好权力关、人情关、廉洁关,公平公正选人用人。
地方能否发展,怎么发展,选好干部是关键;选好干部,选善于“换脑”的干部是关键。一是选勤于学习的干部。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可见,学习是为政之基、为官之途,是领导干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关键。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才能把学到的新知识转化为新能力,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破解难题、务实创新。二是选敢于担当的干部。领导干部身处关键位置,承担着重要责任。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需要领导干部有 “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有“滴水石穿而不悔”的韧劲。面对矛盾和问题,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动真碰硬;面对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主动接受挑战,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会时刻把自己的工作岗位当作投身改革、干事创业的平台,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力量。三是选善于自律的干部。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党员干部要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时刻在细微之处保持警惕,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不断自我净化、自我提高。在工作中自觉履好职、尽好责,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
“国之兴,长于政;政之兴,在得人”。选好用好一批好干部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利益的大事。组织部门在换届选举工作中,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干部选拔上来,多多的让勤“换脑”的干部“上位”,使换届换出干劲、换出活力。(莫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