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青山总是情”,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民要富,国要强,生态也要美。近两个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陕西考察时,都提到了本地的生态环境。生态的变化,也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转变,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生态“绿光”带动经济“绿色”。实行生态保护,促进生产方式创新,更加环保绿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次提出就是在浙江的余村。理念的转变,意味着发展模式改变创新,也凸显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浙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托当地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合理开发全域旅游业。同时发展电商经济,通过互联网优势,通过直播平台宣传,切实解决农产品“无人问津”的窘迫处境;通过网红带货,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通过“AI+技术”、智能化等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量。
生态“绿光”带动治理“白色”。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更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并为之付之行动。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传统工业也改变生产方式,使用更环保的方式生产。居住环境改善,道路墙面干干净净,垃圾实行分类、小巷硬化、环境优美。生态环境变美,离不开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垃圾分类的推广,离不开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道路通畅,交通便利,物流逐渐实现村村通,带动经济发展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生态“绿光”带动收入“红色”。随着绿色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办起了社区工厂,带动农民工就业,充分发挥当地农民工的作用,不但解决了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同时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既方便又可以补贴家用,摆脱贫困,有车有房,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生活红红火火,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整天都是“红光满面”,笑声连连。对国家而言,生态环境改善,人民富裕,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
生态更“绿”了,经济更“绿色”,社会治理更“干净”,人们收入“红火”。生态美了,人民富了,国家强了。生活环境变好,经济也越来越向“绿色”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