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大疫如大考,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项重要任务。是我们面临的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二者同步进行,打好“组合拳”,才能答好疫情“民生卷”。
抓好就业这项最大民生工程。稳就业,做为“六稳”之首,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首先是稳住存量,扩大增量,让就业渠道越来越宽。为企业减负担,积极落实减税降费的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让企业轻装上阵。其次是对企业员工多培训、强技能,提高就业供需匹配度。随着制造业逐步迈向高端,各类企业对于高级技工、技师人才十分旺盛。让他们从单纯靠体力就业转变为靠技术就业。最后是增强保障让劳动者的饭碗越端越牢。例如治理欠薪,让劳动者劳有所得。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增强从业的获得感。
众志成城保供应,让党旗在防控的一线高高飘扬。口罩、防护服告急,消毒液需求猛增,上游原材料紧缺……连日来,面对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的严峻形势,各地有关企业第一时间复工、争分夺秒生产,全力确保物资供应。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在所难免,但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要保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鼓励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近一段时间以来,多部门积极行动,出台相关政策,对重要物资实行国家统一调度,建立交通运输“绿色通道”,多措并举保障重点地区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抓好农副产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工作,做好煤电油气等供应,保障了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总体稳定。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千万般道理,落实才是硬道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多月来反复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一手防控疫情,一手复工复产,两个战场都不容有丝毫松懈,只要我们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跑出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