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公园街道以组织设置网格化、组织管理一体化、组织资源集约化为基本理念,全面推行“网格化”街域党建,将党的组织建设到网格上,形成了以公园街道为整体、以多个网格单元为依托的街域党建新格局。
把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构建网格化街域党组织构架。将公园街道4个社区划分为29个网格,建立与网格划分相一致的“1+4+29+44”的党组织构架。“1”指街道党工委;“4”指下辖的4个社区都成立社区党委;“29”指调整成立29个社区网格党支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和社会组织党支部;“44”指根据辖区所属的住宅、商业等分布情况,成立44个区域党小组,从而建立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特色网格党支部—区域党小组”为框架的四级网格党组织体系,实现网格党组织覆盖率100%。
把人员充实到网格内,成立网格化党支部服务队伍。按“3+N”模式将社区党员、志愿者等人员等人员进行捆绑。“3”代表网格党支部的核心力量,即:每个网格党支部都有1名社区“两委”成员负责党建工作、有1名社区工作者担任党建工作联络员、有1名网格党支部书记。“N”代表社会参与力量,包括党小组长、楼栋长、网格党员志愿者、社区民警等。同时,每个网格党支部根据辖区特点、居民需求等,确定每个网格党支部特色服务方向,以先锋型、志愿型、帮扶型、文体型等为特点,开展特色党员群众服务活动。
把制度规范到网格里,实施网格化党支部特色制度。规范网格党支部建设,在网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等基层党建工作11项基本制度。同时,街道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实施社区党群议事会、微型党课、党员政治生日、党员“结亲连心”、“党员+志愿者”等5项特色制度。2017年,共开展社区党群议事会11次,举办网格微型党课13次,颁发党员政治生日贺卡24张,帮扶困难党员46人,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12次。
把资源整合在网格里,创建网格化党支部特色亮点。在街道打造“金沙角公益坊”,开展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三社联动”工作。在4个社区党委分别开展党建特色活动。一是东台社区整合物业、党代表等资源,开展“支部庭院”党建阵地创建活动。二是柳侯社区党委结合“智慧社区”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造“空中党校”党员学习教育新阵地。三是弯塘社区创建“红色港湾”活动,开展“五站三微二进一园”特色服务。四是罗池社区党委结合辖区网格内非公企业实际,设立“红色驿站”服务平台,开展系列非公企业党建活动。
把保障聚焦在网格上,建立网格化党支部推行制度。建立“1+3”支部推行制度。“1”是成立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街道挂点领导干部联系、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负责的网格化街域党建管理机构。“3”是建立3项管理制度,建立网格党支部管理责任制,明确网格支部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网格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制度,提高网格管理服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网格党支部建管理工作定期考核制度,明确具体要求,量化考核结果。(公园街道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