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强化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城中区通过总结和绘制议事流程、队伍布局、微信矩阵三大体系,为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明晰了工作方式,理顺了工作路径。
议事流程促机制体系更完善。街道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社区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居民议事会,网格员逢周二或周三与居民聊聊“二三事”,建立“三级联动”运行体系,向各方收集问题;根据大小层级的不同,邻里私事由网格力量办,小事由社区办,大事街道办,难事请党代表牵头组织处置,形成“四事分流”协调枢纽;问题分流到各职能单位后,项目类由党组织及辖区单位领,任务类由党员和个人认领,一些较为复杂的,报请区党代表协调解决,打造“双领和众筹”交办转办机制;问题解决后,做好登记备案工作,确保工作有据可查。同时,对居民群众进行回访,开展满意度调查,作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四联双报到”等工作评先评优的依据,健全激励机制。
队伍布局促组织体系更稳固。城中区建立四大队伍,主要包括“四联双报到”结对共建单位,城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商会会员等,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校地共建商校学进志愿团队,他们按照功能属性、职责分工、技能和特长等要素,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运行过程中承接居民问题分流事项,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建设功能完备的阵地体系,打造“十分钟阵地共享圈”,合理利用服务党员群众的户外、室内阵地资源,调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大工委、大党委建设的积极性,提升党组织凝聚力。
微信矩阵促网络体系全覆盖。微信矩阵网络体系主要包括三种划分方式:按照党建网格划分,建立网格微信群,时刻发布党建信息、反映党员动态;按照工作职能划分,例如“物业群”、“计生(妈咪)群”,及时回复居民咨询、反馈工作信息;按照事项划分,如“学区划分群”,第一时间回应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托互联网的服务模式,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引导居民群众实现“微自治”。通过微信群,让群众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利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城中区委组织部 史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