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城中动态 基层党建 人才工作 远教课堂 城中组工 城中干部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园区 >> 文章内容
 站内搜索
最新新闻
· 坚持“四下基层” 走好群众路线
· 领悟总书记这些要求,抓好第二批主题教育
· 蔡奇: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 开展主题教育,如何将理论学习贯穿始终
· 关于第二批主题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 仲音: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 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深入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 蔡奇: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 城中区中南街道:创新方式整合资源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
热点新闻
· 城中区举办“红心向党 逐梦前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主题活动
· 全市首个!城中区新业态司机党群之家让司机师傅有了“家”
· 2023年城中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民本为先引领和谐变奏
 
发布日期:2011-09-20
一城之魂系于心。作为龙城核心城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责任使命,锻造了柳州市城中区高迈的发展眼界和品位。 这里商贾云集,百业俱兴,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小区和谐温馨,百姓安居乐业,现代气息浓厚,经济活力十足,教育文化先进,生态环境优美,城市服务完善,创业人居舒适,成为“城中形象”的生动诠释。
    2010年,城中区生产总值达到80.95亿元,同比增长57.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6.58亿元,同比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8400元,“自治区平安县区”实至名归。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齐头并进,城中区的秘诀何在?以民为本,推行阳光拆迁,为发展破茧;营造和谐城管,提升城区形象;社区管理区域化,化解基层矛盾。 在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城中区创新服务,破解棘手难题,激发社会活力,引领和谐变奏,龙城得体大方的形象窗口当之无愧。 

 

一、以民为本:阳光拆迁为发展破茧

     近年来,柳州城市建设大刀阔斧,快马加鞭。城中区乃其“城中之城”,承担项目任务之重不言而喻。柳州风情港、金沙角观瀑广场、李宁体育馆、窑埠古镇……全市倾力建设总投资超过170亿元的十大重点工程,其中就有8项花落城中。涉及拆迁户3500多户,拆迁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工程对柳州发展举足轻重,不仅有助于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而且还将成为推动城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如何搞好征地拆迁,避免矛盾频发,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铺平坦途?城中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在坚持公平、公正、依法的基础上,城区把拆迁每一项决策、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全部放在阳光下运行。补偿方案标准的制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作公示,诉求合理的纳入方案中;不合理的,由城区及街道干部等组成工作队,不厌其详上门解释答复。
项目推进中,重在引导群众转变思想支持拆迁,让党员拆迁户带好头,党员干部沉入拆迁第一线,情系拆迁户,为广大拆迁户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总投资达13.5亿元的金沙角旧城改造项目,位于该区公园街道办事处东台社区,是备受关注的民心工程。街道办结合项目拆迁优惠保障政策,切实解决拆迁户回迁前及安置后的现 实生活困难,采取送技术、送项目、送岗位等方式,提高下岗失业拆迁户再就业技能和生活水平,使他们拆得放心,迁得安心。位于五星商圈的风情港项目,涉及拆迁680多户,由于补偿方案标准合理,工作细致入微,不到一年全部拆迁完毕,没有一例拒签和冲突,且实现零上访。
    实施城中村改造,也对老百姓的利益想周全,将后顾之忧解在先。在回迁房建设上,严格要求开发商必须建好相关公共配套设施,把城中村改造成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真正让百姓住得舒心。改造过程中,科学规划,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住房面积不减少,养老有保障。此外,借此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村民就业问题。静兰村整村改造,专门留出三产用地,划出540多亩土地,用于安置被征地农民的三产用地,按村在册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达50平方米,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村民入股、定期分红,以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2010年,城中区累计完成征地面积8183亩,拆迁面积40万平方米,确保了F1水上运动项目、马鹿山奇石休闲公园等市级重点项目按期实施,拓展了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
     二、网格管理:社区贴心服务“一站式”

基层稳,天下安。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和基层矛盾预防的第一线。过去,城中区的社区事务,大都由职能专干唱“独角戏”,居民向社区反映问题的渠道狭窄,社区干部接待居民群众的方法有限,社区管理存在盲区。随着社区管理人口不断扩张,社区事务日益增多,社区工作愈加复杂,城区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途径,推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工协作”的区域化社区管理新模式,让老百姓的难题有人管,难事有人帮。
    此举率先在公园街道办试点。各社区绘制了管理网格图,将管辖片区按小区、楼群和单位,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并健全网格党组织,各网格还设立了片长、小组长、楼栋长、信息员和联络员。社区干部则分组搭档,分片包干。过去,社区工作以条为主,专人专口,垂直到底。因各项工作点多面广,职能专干单打独斗疲于奔命。现在条块结合,分片包干,落实了“责任田”,每个社区干部身上都压有计生、民政救助、社保、综治、安全生产、城乡清洁等工作,肩负起社区管理员、服务员、信息员、宣传员四重角色。
    此外,为完善工作机制,社区还建立了“九个一”服务载体:科学设计社区区域化管理综合信息表,在辖区醒目位置悬挂管理服务岗位责任栏,向居民发放服务贴心卡,社区干部随身携带民情日志,开通社区QQ群,推行社情民意卡片式服务,在居民楼栋装订钉社情民意绿色直通箱,设立社区宣传袋袋裤,成立社区党员志愿者工作室。通过多样化的服务载体,对各类民情信息,社区能及时分类汇集、分析处理,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和精准的服务。
    实施社区区域化管理后,公园街道各社区入户率达100%,记录民情日志122本,收集党员和群众利益诉求485条。开展社区区域化管理服务活动67次,服务群众8305人次。通过社区服务大厅、干部下户随访、社区QQ群和热线电话等途径和方式,接待居民咨询求助2907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51件,社区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如今,这一社区管理新模式已在该城区全面铺开。

三、亲民城管:提升和谐文明新形象

寓管理于服务,以“柔性执法”在城管与民众间搭起和谐平台,既彰显城管工作的人性化,又体现政府工作的亲民力。此乃城区城管经验之所在。城中区地处龙城中心繁华地带,人流如织,寸土寸金,跨槛经营、违章占路摆卖现象并不鲜见。而当中相当部分是下岗工人及外来人员,依靠流动摆卖生存,给城中辖区市容管理带来不小压力。面对城市管理的顽疾和流动摊贩生存的艰辛,城管部门不断摸索,多方求解,坚持严格执法,又以人为本,采取疏堵结合,以情感人。城区城管执法局转变执法理念,改变过去以罚代管的惯常做法,转为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从今年3月起,对违章小商贩集中教育,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已举办4期,培训摊贩200多人。

此外,加快推进数字城管二级指挥中心项目建设,通过搭建数字执法系统平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执法管理资源,动态监控执法目标,实施现场移动执法,巩固和扩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2010年,在辖区5条重点路段设置了5个执法岗亭,用于加强市容监控,接受市民对市容市貌违法违章行为就近投诉,以便于执法人员现场办公,当场解决问题。开启城管民情热线,建立“服务全天候、一线解民难”的热线机制,做到来话转话必接,每接必办,每办必果。2010年,该区城管部门共受理各类来电、来函、来访投诉1047件,来访投诉23件,全部投诉均已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完毕,并按要求作了回复,办结率达100%。
    如今,争创文明城活动如火如荼推进,漫步在干净整洁的龙城路、五星商业步行街,沿街别致灯杆,树池花卉斗艳,一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区的繁华韵致,一个宜居创业窗口城区的怡人温馨,在龙城人的眼眸中渐行渐清晰……(城中区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宣传组)

上一篇: 创新“三力”党旗红 下一篇:商潮涌动党旗红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主办 | 城中区委组织部承办│电话:2825584 |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66号│邮编:545006 | 桂ICP备2021006142号-5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