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沙埔镇坚持“管育惩奖”结合的方式,从严格考核制度、强化教育培训、落实工作责任和完善奖励机制等方面对贫困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进行规范化管理。
一是人性化管理,让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基层沉得下心。一方面,严格按照每月300元的标准兑现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乡镇工作补贴,落实工作中实际产生的差旅补贴,改善他们的办公设备、住宿条件等要求;同时要求每1位班子成员与1名队员实行“点对点、心贴心”的开展服务,让他们在基层真正沉得下心工作。另一方面,镇主要领导经常通过座谈会和下村调研等方式,主动与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二是经常性培训,让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对政策了如指掌。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集中学习与自学”等方式相结合,制定年度培训规划,依托县委与乡镇党委党校、远程教育等载体,开设脱贫攻坚政策与工作落实、生态乡建设等相关内容培训。采取集中学习、在家自学、现场观摩、外出参观、结对帮带培养等方式进行岗前任职培训、脱贫攻坚业务培训等,让他们对各项政策了如指掌,解决其能力瓶颈。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16期,200多人次,发放书籍、宣传资料200多份。
三是督导并惩治,让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对责任铭记于心。由镇纪委和监察室牵头组织成立专项工作督导组,建立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管理的责任、权力和负面清单,让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对责任铭记于心。通过“点对点”、“相互交叉”的方式,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暗查与督导,把每一次督查的情况都列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干部选拔推荐等工作的参考依据。对开展工作不力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第一次发现问题时由镇主要领导或是镇纪委领导约谈,并要求限时整改;第二次发现问题或是不按要求整改的,将在全镇进行通报,并上报县委组织部和队员所在单位。今年以来,共开展督查3次,发现突出问题2个,及时整问题2个。
四是建奖励机制,让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路上奋力前进。一方面,健全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工作激励机制,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干部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思想政治好、工作业绩突出的队员。另一方面,每年对工作表现好、业绩突出的队员进行表彰,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方式,大力宣传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工作业绩与先进经,验增强他们工作的荣誉感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