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柳江县流山镇通过“口袋+脑袋”帮扶,探索了“输血+造血”齐头并进的扶贫扶智新模式,从产业发展、精神思想双向着手,向精准脱贫全面发力。
“口袋”扶贫——“输血”式扶贫见效快。流山镇针对各村屯产业发展情况,设立专项产业扶持资金,对贫困户发展彩蛋鸡、竹鼠、冬闲田蘑菇种植等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6年,全镇共发放产业补助资金44万元。其中,13户农户获得冬闲田蘑菇种植项目资金10万元;23户农户获得竹鼠养殖项目资金25万元;90户农户获得彩蛋鸡养殖项目9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时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使贫困户依靠产业加快脱贫步伐,真正让贫困群众的“口袋”鼓起来,脱贫后不再返贫。
“脑袋”扶贫——“造血”式扶贫断穷根。扶贫必扶智,流山镇注重做好思想脱贫工作,从而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意识转变,以达到良性循环发展。一是以开展“两学一做”为契机,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脱贫工作中来。与县委党校联手合作开设“流动党课”和“家庭微党课”,紧扣精准脱贫内容,为全镇农村党员送去14堂精心准备的精品党课,参训党员达1136人次。发动全镇的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为各村屯的贫困户提供葡萄、养蛇等产业发展技术服务23次。近期,又新发展了10多名农村党员加入到产业脱贫队伍中来。二是实施精神脱贫,借助农家书屋、文艺汇演、远程教育、百姓宣讲等宣传平台,将党的声音通过多种形式传递到贫困村屯,有效打通思想脱贫的“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全镇开展送书进村屯2次,共发放党建、扶贫类书籍1080册;开展“七·一”文艺汇演4场,观演群众达1067人;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播放学习培训1900多场次,受众党员群众5000多人次;开展“向身边党员学习”百姓宣讲12场,听众达1320多人,为开展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
(韦婉贞 秦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