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村干部,我自豪!”这是流山镇新艾村第一书记韦立波常常自我调侃的一句话。从2012年起,第一书记分赴全县各地最贫困一线,扎根在一片又一片贫瘠的土地上,为贫困地方带来了一缕缕明亮的阳光。
流山镇是柳江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自治区级贫困村就有正兰和新艾两个,村内由于土地匮乏,基础设施条件薄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较低,贫困村第一书记到位后,他们坚持个人思路与集体智慧相结合,帮包工作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自身优势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一手抓党建,一手促发展,他们察民意、访民情、解民忧、谋民利,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此, 第一书记积极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时组织班子进行座谈,关心干部生活、掌握民众讯息、学习理论政策,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制定贫困村发展五年规划,明确扶贫发展方向,并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2012年,第一书记到位后,看到村委陈旧简单的办公设施,他们决定从改善办公环境抓起,提高村干部战斗力,经过努力奔走,他们向镇政府和后盾单位争取了2万多元,对正兰、新艾两个贫困村委的办公设施进行维修更新,强化了两个村的制度建设,使村内的基层组织基础得到不断夯实,为打造实干型班子上再添砝码。
“第一书记”不仅是一种责任,更饱含着组织和群众的期许。就是带着这样的责任和期待,第一书记们坚持把自己当村里人,把村里人当自家人,真正深入群众,从群众最关心、最焦心的事情出发,解决村里群众所想、所需、所急。今年,流山镇党委理清了发展思路,决定大力推广山野葡萄种植,一方面,将废弃的石山利用起来,变废为宝;一方面,结合山野葡萄的粗放型种植模式,适合作为贫困村外出打工群众的一项增收产业,既不影响其外出务工,也能在在家乡有一份不菲的收入。为此,第一书记积极响应镇党委号召,大力发动群众种植山野葡萄,并联系专家到村内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新艾、正兰两个贫困村新增山野葡萄种植面积550多亩,为群众致富再辟新路。
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固然是贫困村的第一要务,但是,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贫困村交通闭塞、水利匮乏,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困扰贫当地群众的又一大难题,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配套的基础设施必须跟上发展步伐,因此,第一书记们紧抓扶贫攻坚契机,在争取上级有关项目外,他们还跑县后盾单位,“死磨硬缠”地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大力开展道路、水利建设,在共同的努力下,正兰拉祥、郎洞,新艾言白、建能等村屯道路实现硬化,目前,正兰、新艾两个贫困村的道路硬化率达62%,水利建设新增灌溉500多亩土地,惠及近2000人。实现了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良好局面,这样的发展势头,足以让我们相信,贫困村摘掉“贫困帽”指日可待!
(流山镇 彭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