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2010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为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对大学生村官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善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
第一,要善于学习。学习是人类最优秀的特征,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的人方能成才。学习首先要确定合适的学习内容。大学生村官是农村最基层的“官”,应该学什么?一要学政治,主要是学习掌握中央精神。二要学知识,要挤出时间多读书。三要学经验,就是向人民群众学习,尤其是向周围的干部群众学习。四要学历史,既要学习国家的历史、党的历史,更要了解你那个地方、那个村庄的历史。
第二,要善于创造。大学生村官具有诸多优势:科学文化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有活力、有创造力;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网络应用能力强和信息更新快等资源优势,因此,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潜能,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
第三,要甘于奉献。农村工作面广量大,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同时农村贫穷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既然选择了村官,选择了农村,就要摆正心态,具备甘愿吃苦的奉献精神,做好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的准备,带领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坚定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做出应有贡献。
总之,大学生村官要自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服务祖国,无私奉献社会,艰苦奋斗,不懈进取,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脚趾头上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