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领导,处级领导“直管”村党组织。针对领导能力不足问题,融水推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全程跟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由一名处级领导挂点并全程指导监督组织生活正常开展,刚性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一个包村单位剖析研究整改方案,不定期到村开展支部共建活动,调物力、财力用于帮扶整顿。乡(镇)党委定期研究推进整改工作,建立台账;一个派驻工作组定期谈话乡镇党委书记,对整顿不力的直接约谈乡镇党委书记,撤换不胜任工作的村党组织书记。2018年来先后撤换15个软弱涣散村19名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干部;一个第一书记蹲点整改,不断地深化百企扶百村工作,先后动员13 家爱心企业与软弱涣散村结对子,帮扶资金60万元。拱洞乡洋鸟村“两委”班子曾被柳州市通报及处分。通过采取每两周一次例会,每月考评等制度,纠正了纪律;采取合作社捆绑贫困户模式,发展40户贫困户入股黄牛养殖,50户贫困户入股山羊养殖,发挥党员带头致富作用,一跃成为星级化党组织。
强化培训,提升干部履职带头能力。针对业务能力不强问题,融水探索健全党建工作队伍常态化培训体系。一是注重支书能力提升,实施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工程,选派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各级专题培训班。二是注重班子素质提升,开展村“两委”干部全员培训,重点进行党性意识、服务意识、带富意识、市场意识培训,建设一支懂农业、会创业、能带富的村“两委”队伍。三是注重“双带”能力提升,加大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整合资金开展培训,把各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能手的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今年,该县举办县级村“两委”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539人;举办农村党员培训班31期,培训1000多人。选送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238人参加市级以上培训。
严格标准,防止黑恶势力染指干部。融水制定《关于2019年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方案》《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调整撤换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专项工作方案》,全面开展涉黑涉恶腐败行为的排查工作。组织纪委、公安、民政等部门对全县村“两委”班子、监委成员进行政治审查。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工作,按照“五查五看”的要求实行县、乡两级联审,逐村分析研判。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提供线索,责成专人负责,坚决防止黑恶势力染指村“两委”干部。
储备人才,培训村级后备干部人选。一方面是融水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程,要求每个行政村至少储备1至2名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主任后备干部、储备3名其他村后备干部。对没有担任过村“两委”干部且有能力,愿意为村里服务的村民,给予培训,作为储备人选,形成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考核、任用机制。另一方面是针对农村党员无职,党员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大力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积极设定党员志愿服务岗位,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个人特长进行认岗,发挥党员作用。并纳入民主评议和后备干部的考核范围,激发党员工作积极性。同时,从基层优秀青年、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生产一线和妇女中大力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结构,壮大党员队伍。2018年,农村新发展党员总数143名,表彰农村优秀共产党员5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3名。
规范管理,积极运用结果鼓励党员。针对农村党组织管理不规范问题,融水狠抓制度落实。一是组织开展清理和规范村级活动场所牌匾工作,按照“规范美观、大方庄重、易于识别、大小一致、一室多用”原则规范装挂牌匾工作。全县207个行政村(社区)牌匾全规范制作、悬挂。二是推进组织生活标准化,做到“三个有”:有详细安排、有专人负责、有活动记录,将组织生活预告、报告、通报三环环环相扣,做到党员知情,上级有数,活动开展有对比。通过持续跟踪督导检查,实现组织生活常态化;三是深化开展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强化党员积分管理结果运用,在农村党员中树立共产党员示范户,悬挂标识牌;设立党员爱心积分兑换超市,根据积分,兑换相应的物品;四是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大力探索体验式、开放式组织生活,推广“互联网+”“微党课”等做法,通过微信群、“八桂先锋”、“学习强国”APP等,加强与外出流动党员的学习互动;五是完善行政村“六个一”建设,配备服务设备,全县行政村(社区)均建有办公楼、有球场、有戏台、有旗台、有宣传栏、有办公设施。
今年,该县拥有五星级党组织13个,四星级党组织29个,三星级党组织49个。拥有柳州市级“红旗村”31个。已完成5个软弱涣散村的整顿,其他的村党组织正在有序整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