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鱼峰区有贫困党员1078名,占党员总数的10.8%。其中社区贫困党员786名,农村贫困党员15名,企业贫困党员123名,其他贫困党员154名。切实做好困难党员的救助帮扶工作,对于促进鱼峰区委“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鱼峰”和“科学发展、富民惠民、和谐构建”三大任务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鱼峰区高度重视,坚持科学分类、救助帮扶,通过“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方式,积极探索党内关爱帮扶机制的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分类帮扶——科学探索党内关爱机制创新。为了使有限的帮扶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在对困难党员的帮扶方式上,鱼峰区坚持从把握不同层次党员的特点、满足不同党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摒弃以往给钱、给物的单一做法,变笼统的物质救助为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将受助党员分成生活困难和发展困难两大类,通过“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形式,创新党内关爱机制的建设。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党员,或因突发事件等意外因素造成困难的党员,主要通过给钱、给物,纳入低保,或结对帮扶,解决吃饭、穿衣等问题;对具有一定文化、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或下岗失业党员,主要通过牵线搭桥、小额贷款、信息引导、技能培训,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帮助其就业创业。
二是授人以鱼——凸显对生活困难党员的关爱。鱼峰区通过“授人以鱼”的方式,以定期走访、生活救助、结对帮扶为主要形式,将定期走访或慰问困难党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定期节日慰问制度。针对部分党员尤其是社区党员生活困难、因病致贫的实际情况,鱼峰区扎实开展好“七·一”、国庆、重阳、春节等节日慰问活动。2006年以来,鱼峰区先后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优秀党员等各类党员共3491人次,下拨慰问经费553800元;2007年,鱼峰区先后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优秀党员等各类党员共1335人次;仅春节就慰问党员737人,慰问面达到8%。近年来,鱼峰区把基层党务工作者作为一个重要的慰问群体,2007年春节慰问了50名基层党务工作者,2008年慰问了100名,使他们倍感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增强做好基层党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建立党员结对帮扶制度。鱼峰区采取“一对一、一对几”的方式与困难党员家庭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明确区、街道、社区三级“关爱党员”的关系与责任,从生活上、情感上关心特困党员家庭。近年来,鱼峰区促成1000多对帮扶对子,参与结队帮扶的党员干部人数达2254人,既帮助解决困难,又促进了党内的团结和谐。
三是授人以渔——凸显对发展困难党员的支持。近年来,鱼峰区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采取依托优势企业吸纳、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提供就业信息和双向对接服务、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牵线搭桥“促就业”。2007年,区委组织部联合劳动保障、工商联等部门深入辖区企业了解用工情况,积极推荐辖区下岗失业党员再就业,并协同区委统战部、工商联组织非公会员企业参与“2007年企业招聘周”活动,柳州方鑫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柳州五亿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柳州福康医院、锦桂楼饼业、友鸿信息公司等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岗位188个,安置下岗失业党员职工45人就业。就业组建“两不误”。值得一提的是,鱼峰区把帮助失业党员再就业与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向那些还没有党员或党员人数较少的企业,推荐符合其用工需求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实现了帮助困难党员就业与扩大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覆盖面、影响力的有机统一。2008年,区委组织部、区企业党工委向顺行公司推荐3名下岗党员技术工人,顺利实现了在顺行公司组建党组织的目标。公益岗位“优先选”。在公益性岗位---如保安、环卫、绿化、计生等安排上,鱼峰区也向困难党员倾斜。区机关保卫、绿化等事务,原来是委托中介公司管理的,后来,鱼峰区将这些岗位拿出来安置下岗失业工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困难党员。2007年,鱼峰区招聘的20多名社区专职副书记中,有一半左右是企业下岗的党务工作者。小额贷款“助创业”。针对社区困难党员往往因缺乏资金而难以实现顺利创业的情况,鱼峰区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小额贷款的有关政策,在资金上帮助实现创业愿望。龙泉山社区党员赵豫相下岗后自己创业办厂,因流动资金缺乏,一度陷入困境。社区党组织得知这一情况,主动帮他办理小额贷款,解决了他燃眉之急。对此,赵豫相深有感触:“有党组织依靠,什么事情都难不倒。”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鱼峰区帮扶困难党员工作,由科学分类与帮扶,延伸出“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实践探索,积极引导和汇集社会更多的力量、更多的资源来做好这项工作,千方百计为困难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实现了党内激励出活力、党内关怀出动力、帮扶增强凝聚力,得到了全区党员、群众的普遍赞誉。(鱼峰区委组织部 黄学军 朱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