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工作 > 正文
融水县:“三大举措”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发布日期:2013-06-28      | 字体大小:【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围绕“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工作理念,以“科学规划、实施奖励、优化环境”三大举措提升服务人才科学化水平,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学规划,在人才引进上不拘一格。结合本县属于少数民族集居地的特点,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融水苗族自治县(2010—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统筹规划10年之内的人才工作,让人才工作更加有序地推进。在人才的引进上,严格落实《规划纲要》要求,不定期组织人员到区内外知名大专院校招聘紧缺人才,对于在该县服务期间有突出贡献,并依法进入机关单位的优秀人才,将破格提拔为科级领导干部。此外,其配偶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可优先安排到融水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引进优秀紧缺人才114名,主要安排到农业、畜牧、交通、环保、水利、经贸、医院、学校、城市规划等单位工作。这些优秀紧缺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很快进入角色,积极争取资金、引进项目、制定方案,开发民俗旅游、进行城镇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等,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

    实施奖励,在人才激励上丰富多彩。围绕营造良好人才环境,提升人才“软实力”的目标,实施优秀人才激励工程。制定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在住房、安家、配偶安置、子女就读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对有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实行政府奖励。实施拔尖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优秀企业家、优秀教师、技术能手、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活动,以及科技进步奖等评选活动,形成具有该县特色的优秀人才激励机制。2012年9月,该县给“十佳校长”、150名优秀教师、100名优秀班主任、6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共奖励150万元;2011年4月,该县对优秀科技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奖励。同年还开展了评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活动,对农业、文化、教育、卫生等系统的9位做出重大贡献和取得突出业绩的拔尖人才,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享受时长为3年,年享受津贴5000元。

    优化环境,在拴心留人上不遗余力。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办法,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扩大科研机构在科研资源配置上的自主权;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对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领军的科研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实施分配激励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政策等。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及崇尚创新、勇于竞争的人才环境,让更多的人才愿意到融水县工作。2013年3月,在县委组织部专门成立了“专家服务基层工作站”,便于优秀人才交流,使优秀人才有了一个稳定的“家”。另外,从2012年开始,分别从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选拔柳州市12位拔尖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到融水县进行辅导讲学、专题授课、技术培训、结对指导等方面的对口帮扶,提升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融水县委组织部 龙林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