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工作 > 正文
鹿寨县:四项举措大力培育乡土人才
发布日期:2013-05-22   |  来源:人民日报   | 字体大小:【

    近年来,鹿寨县把培养开发乡土人才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工程来抓,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帮扶、管理、培养机制,培育了大批具有种植、养殖、农副产品购销等技术专长的乡土人才。目前,全县共投入资金460万元,培育、认定乡土人才1065人。

    健全帮扶机制,优化乡土人才发展环境。制定出台《鹿寨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实施方案》、《鹿寨县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从资金、技术、生产物资对乡土人才倾斜,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生产项目重点扶持,促进种养专业户在发展生产的实践中掌握技术,目前,全县共投入390万元,购买700万株嫁接桑、5万株蜜橙苗木、850吨化肥、2万公斤饲料等物资扶持种养专业户。同时,制定《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办法》,开展“十佳农村实用人才”评选活动,对受表彰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奖代补,目前,共投入10万元,对19名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表彰奖励。

    打造示范基地,引导乡土人才分类聚集。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目标,建立一批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引导乡土人才向产业基地聚集、向致富能人靠拢,目前,全县共建立蜜桔、双季葡萄、油桃等特色水果示范样板5个,无核蜜橙特色果品核心示范基地3个,有机茶叶基地2个,占地约2500亩。以乡土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组织种养农户开展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同时,大力培训种养知识,有效提高种养户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目前,全县共建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140个,其中,示范性合作社8个,覆盖种养专业户1100多户。

    巧搭学教平台,提高乡土人才科技含量。以十大农业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等为平台,围绕畜牧养殖、蔬菜和水果生产等特色支柱产业,采取党员大培训、流动党校、远程教育、农业专家定点定户帮扶等形式对乡土人才进行科技培训,着力提高乡土人才的理论水平和发展经济能力。同时,从县畜牧局、农业局、林业局等单位抽调120名具有农业技术专长的干部组成“专家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教学,强化对农村生产骨干的产、供、销技能培训,提高乡土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目前,全县共开展各级农科培训班438期,实用技术讲座120场,培训农民4.82万人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技术带头人。

    强化组织培养,发挥乡土人才引领能力。为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带强、带富能力,该县将优秀的乡土人才优先纳入党员发展计划,对那些政治素质好、技术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组织。同时,搭建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社区)干部队伍中,提高村组(社区)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目前,全县在发展的  205名党员中,就有96名技术能人、致富能手;有216名优秀乡土人才在村“两委”班子中任职,担任村支书、村主任等职务。在乡土人才的带动和带领下,全县118个村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农民收入稳步提高。(鹿寨县委组织部 韦海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