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展开】
当前位置:首  页 > 走进组织部 > 读书学会 > 正文
《三牛风波》之二十一:清华——你一直是个传奇
发布日期:2012-08-08   |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字体大小:【

《三牛风波》连载之二十一

清华——你一直是个传奇

何建明

    “第一年到甘肃的8名校友中,有5位是我回到母校动员后自愿报名到甘肃来的,他们中有3名被分配到武威与我在同一个地区工作。”孙伟向我介绍,火荣贵书记到任武威不久,就听说了清华与甘肃之间的人才合作协议这回事,便找到当时在凉州区任区委副书记的孙伟:“你是清华出来的,那边情况熟,你得给我引进几个来!”求贤若渴的火荣贵带着命令的口气。

    “这不算难事。但当时已经五六月份,时间上有些晚了。”孙伟说。

    “我不管这个,你得完成任务,哪怕带回一个!”火荣贵的脾气上来了。

    孙伟笑笑,只得立即返回母校。熟门熟路,孙伟找到学校有关部门,经商量由他自己去毕业生中“游说”。老团委书记出面,一个顶仨。“孙老师,我们愿意跟你到甘肃、到武威去!请你讲讲那边的情况……”同学们围着孙伟,半是好奇、半是崇拜地听他讲甘肃、讲武威、讲自己。

    “后来有5个人报名要到武威,到省里时被挖走了2个。”孙伟带着剩下的3个“师弟”回到武威时,火荣贵高兴得直嚷嚷:“行,孙伟你今天带回3名同学,就算你又完成了3个大项目,给你记一功!”

    第二年即2011年,火荣贵书记让孙伟“早下手”。这一年孙伟就早早回到母校。清华校方也因孙伟本人当过学校团委副书记的背景和率先垂范到西部工作的榜样力量,请他给毕业生作了一次讲演。这一年有14名同学报名到甘肃,最后校方和省里决定给武威4名。

    武威的火荣贵书记知道后,给省委组织部一个电话,说你们不够意思,我们孙伟“谈的项目”,你们怎么可以弄到其他地方落户了?省委组织部的同志笑着回答他:给4个算特殊照顾你武威了。火荣贵再也不说了。

    这一年4个到武威的清华学子中就有焦三牛。

    清华大学连年选调毕业生到西部、到艰苦地区的工作做得卓有成效,2008年刚开始时才十多个,2009年46人,2010年45人,2011年时达到100人。这事引起中央领导的欣喜和关注。2011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来到清华,与师生们一起同庆党的生日。在清华大学的中央主楼前,李长春与百名即将奔赴西部和国家重点行业的毕业生们高唱《歌唱祖国》,并亲自给出征的学子们授旗。当时的场景十分感人。

    那天,焦三牛和另外3位到武威的清华校友就在其中。他们也是本次武威“公选”中被选拔为副县级的干部,只是因为年龄比三牛稍大几岁,故而没有引起众人关注。

    “其实他们与三牛一样优秀,都是清华人的骄傲。”孙伟说,“我的7个清华师弟师妹,他们到武威跟我的情况还有点不一样——我是带着职务去的,属于干部调动,多少有些‘保险’,可他们当时到武威是走出校门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没有职务,更没有人告诉他们未来的前途是什么,而且清华一直以来教育到西部去的毕业生们务必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时间长与短的关系,到基层工作,一定要有十年、二十年沉得下去的思想准备,不作短期打算;二是舞台大与小的关系,在乡镇、农村工作,单位小、地盘小,但小舞台同样有大事业,而且清华永远是他们的后盾;三是冷与热的关系,西部环境冷,工作岗位上也许更会有冷板凳,但不能没有工作热情和热血,有没有事业心是关键。三牛他们虽然年龄比我小,但这些孩子到了武威后从来没有提过待遇和生活方面的要求,这也是武威干部群众对他们很快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选’时我不在武威,但当知道我的7位师弟师妹都参加考试并有4名被选拔录取上后,我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确实有能力胜任被录用的领导职务,我了解他们。”孙伟肯定道,“其实我还牵线了另外两位博士参加武威的‘公选’,他们也都成功地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一位在工业园区任正县级职务,一位任财政局副局长……”孙伟现在不仅是武威市的一县之长,还是当地引进人才的重量级“红娘”,又是清华校友们的“知心哥”。

    “我们都受过孙伟师兄的影响。”三牛和在武威的清华学子们个个这么说。现在我们该认识一下其他几位“公选”中同样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的清华人了——

    蔡程程,女,1986年10月出生。家人都在辽宁锦州市,父亲是一个公司经理,母亲是律师。25岁的程程,不仅长得清秀漂亮,又有良好气质,且是家里独生女。这么一个清华法学院研究生毕业的姑娘,独自来到离父母千里遥远的大西北工作,让人无法想象。她在毕业前,就被北京一家国有大银行看中,因而还一度被同学们推举为2011年清华法学院应届毕业生中“五大高薪被聘女生”之一,留在北京或者回到父母身边,对蔡程程来说,都是优越的、温暖的和充满光明的前程。然而蔡程程选择了到大西北的武威……

    为什么?这是我和许多人都想向她提出的问题。

    姑娘就坐在面前,文文静静,微微一笑,平静地向我娓娓道来:我的本科是在辽宁大学读的,当时拿了双学士,一个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个是国际商务专业。那时很想出国,机会也多。读研进了清华,这里的教育让我对未来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说完全改变了。学校强调学生要有国家意识,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清华期间,我一直担任班上的支部书记、系里的学联秘书长,这更使我萌发到西部干一番事业的想法。但身在北京,诱惑的东西太多,毕业前半年时,有家银行看上了我,说我们签个协议吧,问我年薪三四十万行不行?当然行,我心里打起鼓来,这个数字还是挺诱人的,而且留在北京工作条件那么好,所以就答应草签了。

    之后不久,我的师兄孔祥明他们从武威到学校来演讲,鼓励我们毕业生到他们那儿。孔祥明比我才大几个月,可他挺能“忽悠”,说咱们清华人就值几十万年薪的水平?我们清华人要做的是治国栋梁、学业大师!为国家担当,在最需要的岗位上方显我清华英才之本色。(坐在一旁的孔祥明乐了,说我可没忽悠你。)反正孙伟大师兄和孔祥明他们到学校来演讲和现身说法,对我影响特大,重新点燃了我立志到西部干一番事业的激情之火。这样我就报了名。

    我是独生女,家庭条件一直很好,所以也算是娇小姐了。到西部一辈子,可是件大事。父母会什么态度呢?我把报名到西部的想法打电话告诉了父母。你猜我父亲怎么说?你想不到的。他说,我们程程从小就有主见,你自己想好的事,我们坚决支持。我一听反倒眼泪要掉出来了,说,老爸你怎么不在乎你的宝贝女儿呀?我上大学到现在都六七年不在你们身边,我现在已经是堂堂清华法学院硕士生毕业了,你们咋就不心疼呢?我母亲接过我父亲的手机对我说,程程,你如果真要在我身边,不一定比现在成长得好,你自己的路自己定,我们都会支持你的。其实父母都是支持我的,他们的支持给了我最大的力量。

    “武威条件很差,你这样一个从小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姑娘家,跟着一帮男孩子到西北来,准备待一辈子?”蔡程程听了我的问话,说,刚到甘肃时,心理反差很大。我们是从兰州乘长途汽车到武威的,一坐就是8个多小时,路面又不好,停停走走,到武威时又是夜晚,四周一看,像到了我们老家那儿的一个小镇似的。当夜有一瞬间我的决心动摇了,拿起手机,情绪很悲观地在手机里对父亲说,爸,我想回去。我爸在那一头立即回应道,那你就回来吧,在家养半年我们再找份工作。母亲不干了,说你才去怎么就想回来了?我说武威这个地方不行,我待不下去的。母亲说,你刚刚到武威,怎么就知道那儿不行呀?母亲说,这样吧,你干一段时间再说,要真不行你决定回与不回。后来到单位报到上班后,加上三牛和孔祥明几位校友帮助,生活也习惯了,两个多月过去后,就再没有想过回去了。(未完待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