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展开】
当前位置:首  页 > 党建动态 > 县区动态 > 正文
丹洲镇:“四个力”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发布日期:2019-09-18   |  来源:丹洲镇  | 作者:郭善习 陈有源 | 字体大小:【

丹洲镇地处三江侗族自治县南部,建档立卡贫困户486户1784人,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全镇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已降至2.5%。作为一个贫困人口较少、非贫困人口较多的乡镇,丹洲镇立足实际,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四个力”抓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提供坚强保障。

一、由下而上,项目储备有“地力”。项目建设关键点在于“精准”。丹洲镇在推进项目库建设中,采取自下而上的申报程序,确保项目申报接“地气”、有“地力”,即组织组干、群众代表召开屯级项目申报会,将群众急需、项目可行、无用地纠纷的项目上报至村委,然后由包村工作组、村“两委”成员、组干实地复核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形成年度项目建设清单上报镇政府,镇政府组织扶贫、财政、农业、水利、交通等站所人员对项目的急需程度、投资预算、政策契合度进行初审,形成镇级扶贫项目库。通过“屯级申报、村级把关、镇级审核”的申报流程,既符合群众意愿,又增强群众协调项目实施的紧迫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丹洲镇已完成镇级项目库建设,储备项目229个;先后实施的38个扶贫项目,无用地纠纷、无阻工矛盾,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支持率100%。

二、统筹兼顾,项目政策有“活力”。项目建设的着力点在于“惠民”。丹洲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统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谋划、同步安排、统筹推进。在贫困村中,紧盯“十一有一低于”标准,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积极抓好项目申报与建设;在非贫困村中,用足用好上级的资金投向政策,针对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着重统筹推进道路硬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特别是在2018年,丹洲镇结合全县设施建设大会战,共完成15条46.76公里20户以上屯级道路硬化,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屯屯通硬化路,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新建(维修)9个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个服务中心均达到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文体广场、一个篮球场、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广播器材的“六个一”标准。通过精准政策导向,补足了非贫困村的设施短板,提升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三、规范程序,项目推进有“公力”。项目建设的保障点在于“规范”。丹洲镇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招标、施工、公示、监管流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特别是县级下放到乡镇实施的50万元以下项目,丹洲镇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丹洲镇5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建设管理办法》,成立项目邀标评标领导小组,向3个以上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发出邀请函进行投标。在评标过程中,结合标底及随机抽选的浮动概率,将最接近标底的投标者确定为项目施工方,并由镇纪委、财政所、村“两委”全程监督项目的招投标,不定期开展项目建设进度检查。丹洲镇以相当于邀标形式确定项目施工方的方式先后组织实施了江荷、东风、红路村太阳能路灯项目,合桐、西坡村级综合楼建设等项目的招投标及监管工作,通过程序规范、监管到位、质量保障,让项目建设全过程在村民监管下实施,让项目建设在阳光下实施,提高了项目推进的公正力。

四、群众参与,项目效果有“信力”。项目建设的根本点在于“参与”。丹洲镇在推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建设程序不复杂的项目,通过深化扩大“一事一议”的办法,力争让群众“唱主角”,激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比如,丹洲镇在推进贫困村红路村白路屯人行便桥建设中,通过政府争取一点、村集体出资一点、群众投资一点、多方募捐一点,筹集资金23万元,由群众按照深化扩大“一事一议”的办法,自主投工投劳、自主协调项目用地、自主监督管理,建成了长14米、宽4米的人行便桥,得到群众极大的认可。通过让群众参与到小型项目建设中,树立“项目建设为自己”的理念,让群众在项目实施中“看得见、可参与、给点赞”,提高了群众对项目建设公信度、明白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