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城中动态 基层党建 人才工作 远教课堂 城中组工 城中干部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中组工 >> 文章内容
 站内搜索
最新新闻
· 坚持“四下基层” 走好群众路线
· 领悟总书记这些要求,抓好第二批主题教育
· 蔡奇: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 开展主题教育,如何将理论学习贯穿始终
· 关于第二批主题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 仲音: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 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深入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 蔡奇: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 城中区中南街道:创新方式整合资源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
热点新闻
· 城中区举办“红心向党 逐梦前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主题活动
· 全市首个!城中区新业态司机党群之家让司机师傅有了“家”
· 2023年城中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走集体经济路线 多举措奔向小康——柳州市城中区静兰街道环江村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18-08-30

【基本情况】环江村隶属柳州市城中区静兰街道辖区,位于柳州市东北面,距离市中心15公里,全村 16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屯,666户2776人。区域面积为13.3平方公里,有耕地2834.8亩,林地7739.85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环江村位于美丽的柳江河畔,地处柳州市总体规划“两城一心”的“绿心”区域内,属柳州市莲花山片区总体规划范围。以前,村中没有产业,村民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业获得收益,但因人均耕地少,交通极不方便,村民收入低。环江滨水大道通车后,环江村积极探索适合本村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自2017年以来环江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大提升。环江村如何实现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增长?让我们走进环江村一一揭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自环江滨水大道开通以来,交通越发便利,并大大缩短了环江村到市中心的车程,由原来的1个多小时到现在只需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市中心,谁能想到三年前环江村去市区的沿江道路坑洼泥泞,一到下雨天更是难进难出,现如今已成为康庄大道。不仅如此,随着滨水大道的开通,到村子旅游休闲观光的人数也在增加,那么环江村是怎么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依托党建引领农业。环江村注重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依托独特自然生态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成立红肉蜜柚合作社,设立党员种植示范户,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休闲生态农业发展,实现产值翻番。环江村充分发挥党建带动作用,以党员示范户为引领,带动村民发展种植业,为村民提供技术、销售帮扶。2016年9月份,在环江村雷村屯举办红肉蜜柚擂台赛,大力推动红肉蜜柚种植业,为村民提供技术交流和宣传平台,提高环江村红肉蜜柚知名度,吸引广大市民前来购买。目前,环江村已建立了以“支部+合作社+示范户+群众”模式,通过“两个带头”(即带头服务、带头致富),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党员示范户带领村屯群众大力发展特色林下种植经济。

环江村还注重对党员种植技术的培训,积极协调城中区美丽办、农水局等部门,着力抓好村党员队伍种植技术的提升。通过充分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农村党员的致富技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2017年环江村组织党员干部去三江、 融水等地学习水果和蔬菜种植技术5次;2018年组织环江村党员、村委干部到南宁武鸣参观学习水果种植技术1次;2018年联合区农水局在环江村开展春耕培训1次。随着农村党员队伍种植技术的提升,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农村党员中涌现出20多户各类种植示范户、致富带头人。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随着土地征收进程加快,耕地不断减少,环江村结合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农业从耕地转向山岭,在主导产业红肉蜜柚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水果品种,营造四季瓜果飘香的氛围。环江村2010年引进的红肉蜜柚,到2017年已扩种至约400亩。为了进一步丰富了水果种类多样性,环江村在原有红肉蜜柚、辣椒、龙眼等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上,引进沃柑和芒果等水果。随着环江滨水大道的开通,村里旅游观光业正在兴起,市民在村庄游玩时,还能体验一把农家采摘的乐趣。环江村以此为契机拓展辖区村屯多种功能,开发农家乐、渔家乐、采摘园、农耕体验、生态体验、森林人家、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推动环江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家乐休闲娱乐活动项目,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初步统计,环江村目前已有12家初具规模的农家乐正式营业。

通过发展初步形成“特色种植—沿途观光—农家乐”的发展模式,依托环江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同时,推进旅游设施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发展餐饮、住宿、停车场、文化体育、休闲观光等服务项目,增加集体收入。目前,一个300亩的乡级休闲农业示范区初显雏形;集“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星级农家乐正在规划和培育中。区位和生态优势持续转化成为资源和发展优势,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环江滨水大道依着柳州河蜿蜒,一边是碧波的绿水,一边的青山秀丽的田园风光。一条红色的自行车道在其中延伸,格外的醒目又与周边的环境完美融合,骑行市民即兴赋诗“人骑彩虹,船行碧波。”简单的八个字为我们勾勒青山绿水,快乐骑行的美好画卷。环江村在发展原有集体经济项目的同时,依托环江滨水大道风景,配合上级部门制定了环江村东流屯产业发展计划,提出了“骑行+自行车产业”和“骑行+民宿产业”的发展模式,把环江村东流屯打造成为骑行的一站式专业服务基地。

发展特色民俗旅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江村位于莲花山保护区范围内,是柳州市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这几年来,环江村乡村建设越来越好,先后被评为柳州市“先进村屯”、“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美丽柳州”乡村建设“十佳”示范村。环江村紧紧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加快沿江、沿山景观带开发,以农旅结合的形式,大力发展特色民俗旅游业。环江村相继举办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社王节”、龙眼节、柚子节、“美丽环江”篮球赛、“美丽城中”象棋大赛、环广西自行车比赛等活动,助农增收110多万元。同时,环江村还深入挖掘雷村屯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资源,修复了环江村东流屯佘家祠堂,建成了城中区“美丽乡愁”纪事馆群——环江雷村木工馆,为环江滨水大道沿途的村庄,保留一道质朴、浓郁、传统的文明痕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大大提升了环江村的知名度。

加强村民合作社运转。根据自治区及柳州市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环江村已于2017年12月完成了村民合作社的成立,因村民合作社初步成立,并且村级集体资金有限,环江村已向城中区人民政府申请村民合作社启动资金40万元。环江村利用村民合作社作为有效载体发展集体经济,目前已建立社员大会、监事会等职责机构,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同时坚持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推进村集体和村民合作社“村社合一”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和模式,吃透并有效利用上级对村民合作社的帮扶政策,在我村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或创造新的条件下发挥好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发展可持续增收的经济项目,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致富、各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2018年4月,环江村与柳州市泰兰食品厂签订合同,以村企合作方式 ,引进木瓜种植绿色产业,第一批村民合作社集体项目就此诞生。(静兰街道环江村  吴星)

上一篇: 城中区:“工程化”办学加快教师人才队伍建设 下一篇:柳侯社区“大党委”提升党建工作新格局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主办 | 城中区委组织部承办│电话:2825584 |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66号│邮编:545006 | 桂ICP备2021006142号-5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