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柳州市城中区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共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福祉。
坚持政治统领,把稳治理之舵
城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辖区综治工作,按照实体、实战、实效的要求,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城中区三级综治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柳州市城中区三级综治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为乡村治理保驾护航。着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实现学历升、年龄降、结构优的目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更强,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依托乡贤学院,与广西科技大学共建,在环江村设立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实践基地,定期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村“两委”干部政治理论水平、致富带富能力和乡村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各村“五星级党组织”的示范效应,以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治理等为目标,把“奋斗支部”建在农村治理网格、村级重点项目、农业产业链、农民经济社会组织上,以支部行动团结动员群众,引领共同富裕,建设美丽乡村。在各级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下,2020年城中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698元,同比增长7.5%;6个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155.95万元。
抓好法治保障,筑牢治理之本
城中区不断加大《乡村振兴促进法》《广西乡村清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等提供法治保障。建立矛盾纠纷“三早”“三联合”机制,对于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重在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关键在联合预防、联合排查、联合化解。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站点网络,健全法律援助联络员制度,抓好“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引导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培养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和行为规范。创新普法形式,将法治元素植入地方特色文化形态中,在环江村建成广西首个村级民法广场,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近距离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加大视频监控建设力度,30户以上的自然屯都安装2个以上视频监控探头,安装率达到100%,努力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保一方平安。各村配备网格员,对网格内所驻单位、居民家庭进行调查摸底,确保信息到一线收集、呼声到一线倾听、问题到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加强扫黑除恶、平安创建及禁毒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落实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2018至2020年,城中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扫黑除恶指标得分连续三年位居柳州市前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加强德治教化,弘扬社会正气
城中区投入近百万元、改造面积1507平方米,在环江村建设“五治融合”综合体,为群众和游客提供教学、参观、体验等功能,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邀请奥运冠军许艳梅担任环江村形象代言人,引领广大群众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打造乡愁纪事馆群、家风家训文化户、孝德文化亭、文化栈道、文化墙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文明新风尚。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等志愿服务队10余支,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汇演、农技培训、文明劝导、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同时还成立了乡村文艺队、篮球队、龙舟队,开展象棋比赛、研学活动、“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创建活动,增强乡村治理的原动力。积极推行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不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积极开展农村“三留守”(留守儿童、妇女、老人)人员关心关爱工作,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激发自治动力,夯实治理之基
城中区积极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推行自然村(屯)“一组两会”、党群议事会等基层民主协商自治机制,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按《中国共产党章程》《村民组织法》有关规定,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充分发挥村民、村民代表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以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建立新《村规民约》,为实现乡村治理提供制度保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干部先动起来,群众接着干起来,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热情被充分调动,打造了“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自治区乡风文明示范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绿色村屯等一批先进村屯。
强化智治支撑,提升治理水平
城中区整合公安、城管、司法、应急等各部门信息资源,在各村建立乡村综治中心,实现上下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在社会治安、社会维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疫情防控及抗洪指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各村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构建集党建、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等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半小时公共服务圈”,实现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引进桂林银行,在环江村、柳东村挂牌成立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为群众提供多项金融服务,既能为群众的资产保值增收,又能及时解决群众在发展生产时遇到的贷款难题。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点,使农村居民能够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加速农产品流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乡村治理创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乡村治理现代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今后,城中区将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的“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政治把稳治理之舵、法治筑牢治理之本、德治弘扬社会正气、自治夯实治理之基、智治提升治理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中国特色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