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换届风气监督 柳江动态 基层党建 人才工作 干部工作 远教课堂 柳江组工 八面来风 柳江先锋
  当前位置:首页 >> 柳江先锋 >> 文章内容
 站内搜索
最新新闻
· 覃瑞坤:用心用情让人民调解有温度有力度
· 覃瑞坤:用心用情让人民调解有温度有力度
· 情暖金秋 爱在重阳 ——柳江区开展“银耀新时代·展示新风采”重阳节文艺演出活动
· 【行动学习】 萃取经验谋优化,复盘反思促改进
· 【清廉机关建设】 区行政审批局:以“五清五廉”打造优质政务服务
· 2023年柳江区直机关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 培训班圆满结业
· 2023年柳江区直机关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 培训班圆满结业
· 【清廉机关建设】 清廉进机关 清风传万家
· “发改讲堂”讲出新思路 护航经济平稳发展
· “四不”“四做”,逐梦“兰台”
热点新闻
· 陈希: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
· 以新时代新担当书写组织工作壮美篇章——2018年全区组织工作综述
· 突出政治站位 谋划创新发展 2018年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
· 2018年广西组织工作踏上新征程
·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要点
· 柳江区举办“喜迎十九大,永远跟党走”党建知识竞赛
· 柳江区召开2017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业务培训会
与菌结缘带富一片—— 记自治区劳模、进德镇三千村罗新才
 
发布日期:2011-05-04

   “致富路上菌领跑,新才才是领头人!”在有“食用菌村”美誉的柳江县进德镇三千村猫公山屯,罗新才算得上是种植食用菌的领头雁。       艰辛执著创富路        20年多前,刚20出头的罗新才因几分的差距让他的大学梦成为了泡影,不甘认输的他一门心思寻找着成才的道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过一个旧书摊,看见一本有关蘑菇种植实用技术的书,翻着翻着,眼前越来越清晰。回来之后,他将自家的鸡舍腾空,搭竹架 、挑牛粪,开始了一个50多平方米的种菇棚实验。由于缺乏技术和种植经验,试种失败了。第二年,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实验。他从书店买回了很多有关蘑菇种植的书籍,通过刻苦的自学和实践,他试种的50平方米蘑菇获得了成功——  收入1400多元!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与蘑菇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5年开始 ,他的技术已经开始娴熟,种出的蘑菇稳产而又增收。后来,他逐年增加品种和扩大种植规模 ,到了1997年他已经熟练掌握利用菇房按季节套种木耳 、鸡腿菌 、草菇 、凤尾菇等多种食用菌 ,菇棚面积也由原来的50平方米发展到1500平方米 ,年收入达12万元。如今 ,他的种植面积已是数千平方米 ,收入更为可观 ,不仅盖起了楼房 ,还买了小轿车。      万紫千红春满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 ,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那才叫出息。在自己事业上了轨道后,罗新才开始手把手地教乡亲们从堆料 、翻堆 、上菇床及菇床管理等一整套技术,并无偿提供菌种给生活困难的乡亲们,帮助他们起步种植食用菌。如本村的村民曾坤申,在罗新才提供技术和菌种的帮助下,如今也走上了致富路,建起了楼房,开起了汽车。如今的猫公山屯,98%的村民种植食用菌,少则每户年收入有2万至3万元,多则达3万至10万元。       罗新才种菇成功后,不仅本地的村民,来宾 、武宣 、象州 、忻城等地慕名前来学习的人也很多,罗新才都是无私地传授。武宣县人陆阳克,在罗新才家打了两年工,罗新才尽量把几种菇的栽培技术全教给他。2000年,陆阳克回到武宣后试着种植食用菌。两年后,他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3000平方米,年收入5万多元,成为本地的“小菇王”。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来,罗新才无偿向上万人传授了食用菌种植技术,无偿提供菌种给生活困难的乡亲们价值达2万多元。(广 孝)

 

 

 

 

 

 

 

 

 

 

上一篇: 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记市劳模、县汽车车架一厂副厂长曾翔 下一篇:自我定任务 加压不止步——记不断创造奇迹的鲁比村“葡萄大王”张星敏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主办 | 柳江区委组织部承办│电话:2825584 |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66号│邮编:545006 | 桂ICP备2021006142号-5 | 桂公网安备 45022102000015号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