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柳江县以开展全国第二批“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为契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选人用人公信度得到不断提高。近三年来,柳江县在全市组织工作满意度测评中均名列各县区前茅。
一、规范程序,在建立干部任用推荐提名制度中扩大民主
一是建立县委人事工作酝酿会制度,规定所有调整干部的动议和初始人选的推荐提名,都必须在县委人事工作酝酿会上提出。二是推行“公开署名推荐——县委人事工作酝酿会推荐——县委委员和非县委委员四家班子成员二次推荐”为主要程序的推荐提名办法,即:每年初组织一次公开署名推荐,凡年满18周岁的柳江籍公民或在柳江工作的公民均可参加公开署名推荐。县委人事工作酝酿会根据科级领导职位空缺情况、公开署名推荐科级领导干部情况、近期可提拔使用的科级后备干部情况、“三帐”绩效考评情况、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公示情况、科级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情况以及其他重要情况等进行酝酿,确定干部平职交流初始提名人选,属提拔和乡镇党政正职、县政府工作部门行政正副职交流人选的,县委人事工作酝酿会对每一职位提出2名以上初始提名人选,然后将初始提名人选以书面的形式密封给县委委员和非县委委员四家班子成员进行二次推荐提名。得票数超过应参加推荐人数三分之一的方可确定为提名人选。规范了选人程序,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扩大了干部选拔的透明度,提高了群众选人用人话语权。
二、严格标准,在扩大考察范围中扩大民主
在坚持考察预告制和差额考察的基础上,在考察方法方式进行了创新,扩大了干部考察范围,提高了考察效果。在考察方法上,推行组织部长与考察对象见面制度。2007年以来,县委组织部部长与考察对象进行约见谈话600人次。在考察方式上,突出多层面“立体式”考察。既注重听取考察对象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又注重征求其下属单位的意见;既到与考察对象业务工作往来较多的单位了解情况,又加强对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在考察范围上,突出向原工作单位和向业务服务对象“延伸考察”。
三、把握关键,在规范讨论决定中扩大民主
进一步完善了县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决策程序。规定县委书记在主持讨论干部任免会议时使用规范性语言,并实行末位表态发言,切实做到多数人不同意的不提名,多数人不赞成的不通过。同时,规范实行了干部任免常委会或全委会无记名票决制,所有干部任免全部实行了票决。全面推行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公示期间群众有反映、经查属实的不予任用。
四、竞争择优,在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中扩大民主
通过制定出台干部实绩公示、公开署名推荐、公开选拔等制度办法,构建一个开放透明的用人体系,建立鼓励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成大事的优胜劣汰的干部评价机制,形成以工作论英雄、靠发展比高低、凭业绩定升迁的用人导向和竞争激励机制,真正把能干事、会创业的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放到重要岗位上去,放到关键岗位上去。2007年7月,柳江县在全县公开选拔县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正副主任共3名领导干部;9月,又公开署名推荐拉堡镇镇长和县发改局、教育局、卫生局各1名副局长共4个职位;2008年拿出了县交通局副局长等12个科级领导岗位面向全县公开推荐;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拿出了县委老干部局局长、县民族事务局局长、县机关事务局局长、县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县服务业发展办主任、县征地拆迁办主任等25个科级岗位进行公开选拔,进一步拓宽了选人渠道,选出了优秀人才。(中共柳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