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柳江县委组织部在各新闻媒体上发出公告,对县科协主席、交通局副局长等13个空缺的科级领导职位以及任职的资格和条件全部进行公示。
“将职位空缺情况以及任职资格和条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示,这是县委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进一步将选人用人过程置于阳光之下的又一新举措”,县委组织部有关人员介绍,“公示之后,组织部门将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推荐提名工作”,“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都可以署名推荐,还可以自荐。”
科级领导职位实行“海推”,是柳江县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的一个创新。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党建中的重要一环。2007年1月,柳江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以此为课题,该县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取得了成效。
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涉及干部选拔任用的多个环节。该县把规范干部平职交流作为重点,打开了规范和监督县委书记用人的突破口。该县重新修订了《柳江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图》,制定和完善了《科级领导干部平职交流办法(试行)》《科级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14项制度,形成了覆盖全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制度体系。
为切实做到阳光用人,柳江县还制定《干部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办法》,对主要工作程序和重要情况进行记实,一人一表,一事一记,填审分离。通过制度规范,保证县委书记在规定范围内行使用人权,使“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同时制定《中共柳江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规范》,对县委书记在用人上的权力、要求、程序作了具体规定。
该县创新推行“公开署名推荐-县委人事工作酝酿会推荐-县委委员和非县委委员四家班子成员二次推荐”为主要程序的推荐提名办法,充分发挥县委委员和非县委委员四家班子成员在干部任用提名环节中的作用,通过他们二次推荐差额“选才”。两年多来,该县所提拔任用的科级干部全部经过县委委员和非县委委员四家班子成员二次推荐程序,参与率达100%。
选好人是建设好干部队伍的一个关键,而管好用好干部,关键靠科学的制度作保证。柳江县在全市创新制定了以“年初立帐、年中查帐、年底结帐”为主要内容的“三帐”绩效考评办法,把干部的任务完成度、领导认可度、群众满意度、社会公认度与组织考察结合起来,实行民主测评、实绩公开、年终述职评议等,建立目标激励机制和公开透明的群众评价机制。通过实行新的绩效考评办法,更加全面地掌握干部的工作业绩情况,为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了依据。
“三账”绩效考评办法在全县实施后,充分调动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干部转变作风,提高了工作效能和执政能力。在这支充满活力团队的带领下,全县创业浪潮风起云涌,2007年率先在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百亿大关;先后三次获得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五次跻身西部百强县,去年还获得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光荣称号。
( 柳州日报通讯员 李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