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驻村扶贫干部的努力下,三江县良口乡产口村“两委”班子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明思路、谋产业,以点带面,打开了扶贫工作新局面。
配强“两委”班子,选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2014年村“两委”换届中,良口乡党委高度重视,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把有头脑、有眼光的外地务工人员请回来,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发展意识强的能人成为村级后备干部,同时对抓党建和发展无思路、无举措、无成效的村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特别是把更多优秀人才选拔到村书记岗位,用他们的先进理念影响和带领群众致富强村,产口村换届选举中,敢说敢做、勇于担当的“90”后吴兴豪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从而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的水平。近三年来,在他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活力不断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建强堡垒带好头,勤于学习鼓信心。产口村“两委”班子及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意识到只有通过对村里的积极分子和能人进行集中培训、外出考察等方式,才能提升群众抢抓发展的能力素质。该村充分发挥后盾单位和第一书记的作用,在第一书记的牵线搭桥下,先后组织村民代表到桂林市秋波竹鼠生态科技公司、玉林市兴业县禾丰禽业有限公司林下养鸡、南宁市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0余处养殖示范基地参观学习。随后,该村积极推广以科技示范户为依托,以党员致富能手为主体,经济能人参与的学习基地,积极开展示范户带动、帮扶贫困户的思想引导、技术服务等活动,建立了2个竹鼠“学训课堂”,1个凤鸡“学训课堂”。采用“村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的培训方式,由村民培训村民,用身边人的成功致富带动群众集体致富。把实用技术培训课堂从教室搬到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的言传身教,边学习、边操作、边讨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使村民掌握实用科学技术,切切实实为当地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产业扶持促发展,项目带动助增收。进村入户调研、座谈,了解民意,掌握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和群众需求,村“两委”班子提出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适合山区条件的高效特色养殖业”的发展路子,重点抓好“田里养鱼、楼下养(竹)鼠、山上养鸡、村边养蜂”等4个产业,明确了脱贫思路和方向。为推动实施稻田养鱼、庭院养鼠、林下养鸡等特色养殖项目,该村“两委”、第一书记多次邀请帮扶单位及县直有关单位领导到村召开项目对接座谈会,共同研究扶贫产业发展思路等工作。同时,在后盾单位的支持下,产口村先后与桂林市秋波竹鼠生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龙胜县宏胜禽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扶发展竹鼠养殖产业,促进当地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产口村“两委”班子与时俱进,带领群众按“近、中、远”产业布局、“老、少、妇”精神需求,进一步深化“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的四大脱贫模式,群众收入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发展。2016年,全村实现林下养殖、高山稻鱼和特色养殖总产值达830万元,种植茶油、杉木、竹子、高山鱼稻等农作物产值达680万元。
产口村的“多元化”发展,得益于有一个为民办实事的村“两委”班子和一个真扶贫的坚强后盾单位。该村多次被评为县级“美丽三江”乡村建设先进村,2015年被柳州市委组织部评为“五星”级村级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