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换届风气监督 三江动态 侗乡党建 人才工作 干部工作 远教课堂 三江组工 理论研究 侗乡党旗红
  当前位置:首页 >> 侗乡党建 >> 文章内容
 站内搜索
最新新闻
· 《榜样9》来了,周四晚8点档锁定CCTV-1
· 斗江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园区自治促文明
· 和平乡:全链条发力做好青年干部培育工作
· 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2024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 劳模工匠进校园 匠心筑梦促成长
· 学好用活“千万工程” 启智助力乡村振兴
· 县直机关工委:“四聚焦”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 “暖巢服务·情暖重阳”机关在行动
· 林溪镇:“三管齐下”让党员教育 有地学、有课上、有人讲
· 多方联动筑牢防汛救灾“安全堤” ——高基瑶族乡党员干部奔走防汛一线显担当
热点新闻
· 【网络中国节•清明节】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 湘桂黔三省(区)四县共商平安边界建设 着力打造省际平安边界样板区
· 支部当主角 唱响产业振兴“重头戏”
· 广西首批!丹洲村荣获自治区级“金字招牌”
· 郭善习深入程村乡开展春季走访慰问工作
· 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宣讲报告会
· 三江县委党校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暨清廉机关工作部署会
精准施策“五个一” 脱贫攻坚满意高
 
发布日期:2020-06-03 | 来源:丹洲镇 | 作者:郭善习、陈有源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丹洲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全镇工作,把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根本目标,用心、用情、用力抓严抓实脱贫攻坚,通过抓好“五个一”,实现“五个明显提升”,全镇贫困发生率降至1.26%,群众的满意度与好评率达98%以上,

一是建好一个基地,产业脱贫能力明显提升。丹洲镇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认真落实全县“5+2”产业规划,制定全镇“3+1”产业项目,重点发展油茶、水果、杉木、种稻养鱼、特色养殖等,特别是在推动油茶产业方面,该镇下定决心、下狠功夫,将贫困人口每人有一亩以上高效油茶作为目标,做到“五个到位”,即一是跟群众算好一本经济帐,宣传动员到位;二是到田间地头找好一片地,精准备耕到位;三是抓大不放小打造一批基地,示范带动到位;四是培训培育一批土专家,技术指导到位;五是及时核准面积验收,政策兑现到位,在全镇掀起了种植优质高效油茶的热潮,建成了江荷古篮、合桐龙万山两个千亩优质高效油茶示范基地,古篮基地成为全区油茶品改现场会参观点,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在产业示范基地带动下,全镇发展产业积极性极大提升,累计已完成新品种油茶种植和品改面积1.2万亩,贫困户产业覆盖率92.77%,历年来共兑现产业奖补234.25万元(含生产奖补),受益贫困户1226户(次)。通过几年的努力,依托丹洲国家4A级景区资源优势,大力发挥特色产业,建成了红冠柚艺园、雷洞稻田画、从显荷塘、板必廖家冲油茶、西坡种稻养鱼等一批特色突出、带动明显的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是创新一批办法,基础信息数据质量明显提升。丹洲镇把贫困户的信息数据摆在重要位置,根据上级要求和实践探索,总结创新出一套贫困村、贫困户基本信息、数据清洗核对的办法,就是“两包批三核查一台账”的工作方法,紧紧围绕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一超”的要求,对卡、册、系统数据以及享受到的政策和村级、户级的情况进行核对、批改手册,“两包批”就是驻村工作队单月、包村工作组双月对全村贫困户的扶贫手册进行批改,每月由村级信息员、帮扶人、驻村工作队员三支队伍对贫困户变化数据进行核实,将变动数据进行台帐登记,系统能够改的及时更改,系统暂时没能改动的记好台帐,系统开放时由信息员进行更改并登记在册,打印出更改后的信息存档,确保户、卡、册、系统基本信息一致,基本数据信息质量明显提高,数据质量在全县排在前列。加强帮扶人员业务和素质培训,创新入户帮扶“四盯一做好”工作法(入户盯贫困户住房是否稳固、盯享受政策是否有漏项、盯产业是否有发展、盯帮扶是否有成效有感恩,做好与贫困户的沟通与交流),让广大帮扶人员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增进与贫困户的感情交流,精准掌握贫困户的基础信息,提高帮扶认可度。在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自治区脱贫成效复核评估中,群众对丹洲镇的帮扶措施、帮扶联系人的工作成效给予极大好评与认可。

三是紧盯一个目标,“四大战役”保障水平明显提升。丹洲镇紧盯脱贫“两不愁、三保障”这一目标,稳扎稳打脱贫攻坚“四大战役”,稳步提升贫困户脱贫质量。一是打好住房保障攻坚战,认真开展农村危房排查,通过采取群众自建自修、第三方统建统修等四种模式集中火力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完成危房改造633户,群众住房安全保障逐步提升,特别是对泥墙房维修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按照“七看”(看地基牢不牢、看瓦面漏不漏、看柱桐朽不朽、看桁条腐不腐、看楼板松不松、看安全防护隐患点、看群众满意度)对泥墙房进行鉴定,通过固基、补缝、捡漏、强柱、换梁、稳楼、防水八道工序,提升了107户泥墙房的安全稳定性能,达到工序规范、标准合格、群众满意的目标。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易安户79户283人入住率100%,有劳动力的72户均实现一人以上就业;应拆尽拆有25户,已拆旧复垦24户,占96%。二是抓好教育保障,实行“双线四包”责任制,实现党政线、教育线、村两委、帮扶人“四线一体”的控辍保学机制,与学校建立辍学预警机制,一旦发现苗头立即入户劝返,全镇贫困家庭学生入学率100%。认真开展教育救助工作,全镇适龄上学儿童均享受普惠性教育政策,享受雨露计划100%。三是抓好医疗保障,全镇参合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其中贫困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00%,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住院报销比例均达到90%以上;全镇办理慢性病卡222人,门诊慢性报销均达到80%以上。抓好残疾贫困人口证件办理和政策兑现,全镇持有残疾证的贫困人口158人,享受农村低保(含城镇低保)258户803人,做到应保尽保。四是抓好饮水安全保障,严格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建立健全饮水工程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对全镇9个行政村(社区)的全部农户开展饮水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组织实施项目20个,资金175.41万元,受益人口7000多人,切实提升安全饮水保障能力。

四是强化一个支部,党建促脱贫攻坚明显提升。丹洲镇狠抓基层建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实抓好基层党建基础工作,创新实施“屯级支部规范管理图表法”和农村党员“四亮·两评”积分管理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通过严格开展农村党员“星级化”管理、三会一课等措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促脱贫作用。深入实施“一带二帮三﹒先锋促脱贫”,打造了全镇3个五星级支部,培育了一批党员带领贫困户脱贫的党员先锋。如板江社区党总支褚庆华与党员韦显平、杨华周等创建了的红冠柚艺园,通过吸纳贫困户资金入股、免费技术培训、柚子销售等方式帮助23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合桐党员韦方超赊猪给贫困户养殖,并给予技术指导和保低价收购等方式,户均每年增收5000元左右。多渠道抓好村村集体经济,全镇9个村年均收入10万以上的有4个村,丹洲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100万元。严格驻村工作队管理,在全县率先推出驻村工作队员“两卡两查一夜会”的工作办法,要求驻村工作队员召开夜会与群众宣传讲解政策,工作队员遍访全村农户并发放实事好事落实明白卡及驻村工作队员明白卡,帮群众解决问题,达到自治区“八九不离十”的工作要求。创新实行“村级每日工作晨会”讨论布置当天的工作,强化两支队伍的合力,促进村级各项工作开展。

五是抓好一批项目,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按照“十一有一低于”的要求,丹洲镇扎实做好贫困村的项目申报、实施、监督等工作,三年来,两个贫困村实施水、电、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48个,涉及资金1686万元。特别是在县里下放到乡镇实施50万以下项目,丹洲镇结合实际制定了《丹洲镇扶贫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以相当于邀标形式落实建设方,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项目,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实施,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广大群众参与、监督项目实施,三年多来,以“一事一议”的办法实施项目120多个,涉及资金达1000多万元,让群众参与项目实施过程,达到了项目实施“矛盾少、推进好、有成效”的效果,提高知晓率和满意度。在基础设施方面除了重点抓好贫困村外,同时统筹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交通设施及一事一议等项目46个,涉及投资1亿多元,实现了全镇60个屯通硬化路100%,极大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上一篇: “四曲连弹”奏强村集体经济 下一篇:“强村带弱村”结对共建助力脱贫攻坚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主办 | 三江县委组织部承办│电话:2825584 |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66号│邮编:545006 | 桂ICP备2021006142号-5 | 桂公网安备 45022602000010号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