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走亲连心·结对微帮扶”活动,转变作风帮助群众解决小困难、小求助、小意见等,实现群众“微心愿”。
一是优化结对建立“微关系”。组织县乡机关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走进贫困村、后进村及所联系村,与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弱病残户等建立结对联系、定点服务的“微帮扶”关系,按照对群众感情到位、与群众沟通到位、为群众解决问题到位“三个到位”要求,到村里集中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工作,认真落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情、小困难、小意见、小求助。同时通过QQ群、微信、小手册等形式向群众发送《党员“微帮扶”红卡》,将党员姓名、电话、“微帮扶”事项等信息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转变服务开展“微帮扶”。对群众小事情、小困难、小意见、小求助,推出“现场咨询”、“全程代办”等“微帮扶”形式,搭建入村型服务微平台。由县乡机关党组织联合所帮扶村屯党组织组成“微帮扶”服务队,根据教育实践活动中梳理出来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意见小建议,进一步细化出涉及民政救济、新农合代办、农村茅草树皮房改造申请、高山种稻养鱼补助等47项为民帮扶小农事,提供“一站式代办”、“全程领办”、“现场咨询”等服务内容。服务队对帮扶事项随时受理、快捷承办,负责到底,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申请人。
三是走实作风实现“微心愿”。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借助鼓楼信箱、党建网站、微信微博等群众意见反馈渠道,将“微帮扶”工作列入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党员干部“四风”问题整改和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的“实”举措,通过帮助解决和落实群众的小事情、小困难、小求助,实现群众的“微心愿”。目前,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累计为群众代办事项564件,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070多件,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打造了“不跑腿的便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