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正是党的十九大开幕之时,由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江农民画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三江县竹韵香溪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有限公司党支部)的党员、农民画家和广西科技大学体验团,在世界上最长的风雨桥——三江风雨桥上,组织举办以“绘画喜迎十九大、体验文化献贺礼”为主题的三江农民画体验活动。

图1 广西科技大学体验团学习农民画
活动中,画家们把“自家画室”搬上风雨桥长廊,把侗族人民的历史文化、日常生活、民风民俗等元素在圆圆的簸箕、精美的小葫芦和各种竹编制成的侗族特色工艺品等,描上线条,涂上色彩,把那一幅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色彩斑斓的侗族农民画呈现在“画卷”上,无不吸引前来游览的外来游客和当地老百姓前来观看与学习,为党的十九大献上了一份“农民贺礼”。

图2 广西科技大学体验团为党的十九大献礼
三江县竹韵香溪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17年8月份,共有7名党员。该党支部以“弘扬民族文化、讲述侗乡故事,开拓旅游资源,带动竹编、种植产业,创新发展侗族农民画、党旗领航·绘画促脱贫”为发展方向,着力以吸收和培养当地贫困党员、贫困群众等绘画爱好者创作新作品、临摹簸箕画系列作品、开发农民画文创产品等。通过整合侗族文化和创新使用素材,把颜料从“纸上”涂到“竹上”,把作品从“方形”画到“圆形”(如簸箕画)上,把产品从“店卖”转到“电卖”。不仅提升了三江侗族农民画的影响力和新魅力,还为当地绘画爱好者增收致富,更是促进绘画爱好者争当侗乡脱贫致富领路人,愿做非遗传承带头人,做家乡最美代言人!据了解,该党支部共有 7人,每月绘画创收达 2万多元,带动贫困户绘画爱好者 2人。让原来把绘画当成爱好、当成闲时消遣、自娱自乐的事,变成可以脱贫致富的热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