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三江县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在扶贫攻坚中构建党员创业脱贫长效帮扶机制,实施开展“一带二帮三”党员带富工程,为脱贫攻坚注入新生活力,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作用。
精准选好“领头雁”,建档立卡“定对象”。一是圈定“领头雁”。将各村具有创业能力强和带领农民群众脱贫的村干部、农村党员,退休后到农村发展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圈定为“一带二帮三”党员带富工程先锋队伍。二是严把“入口关”。以“经营型、创业型、实业型”为方向,将有技术、有经营头脑、有社会责任心的农村党员认定为“领头雁”人选,实行建档立卡和全程纪实跟踪。三是确定帮扶“对象”。将有创业活力、有发展特色产业意愿的建档立卡党员贫困户和贫困群众定为帮扶对象。目前,全县已建成一支325名的“一带二帮三”先锋队伍,带动650户贫困党员,帮扶975户贫困户的脱贫攻坚生力军。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引领群众“自我造血”功能。一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建立以县委牵头负总责,乡镇负主责、乡(镇)村两级抓落实的“党员带富工程”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形成合力攻坚的领导责任体系。二是强化提升带富能力。采取“走出去”取经、请进来“增智”的学习形式,组织党员能人和贫困党员群众到茶叶产业基地等实地培训班100多期,受益党员群众1.7万人。三是强化统筹组织工作力量。组织开展“组建先锋带富、扶持能人先富、壮大产业致富、提升能力创富、健全组织共富”等行动,激发引领贫困党员群众开发“自我造血”功能。如,程村乡大树村党员能人唐新光,发动360户贫困党员群众发展“种稻养鱼”300多亩,亩产增收4800元以上。
多级联动大扶持,助推脱贫致富“引路人”。一是采取“村企联建”和“产业+”的发展模式,以龙头企业、党支部和党员大户为带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与特色产业联动。如,产口村“90”后党支部书记吴兴豪,带领党员群众成立村民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推动“村边养蜂、楼下养竹鼠”等产业新模式,年均实现产值150万元。二是巧用“书记创业发展资金”,帮助扶持带动能力强的党员开发种植、养殖等项目。全县已有2位党员能人申请获得“书记创业资金”共计10万元,带动10余名贫困党员50户以上贫困户200多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三是奖补扶持相结合。实行“以奖代补”、贴息帮扶、金融帮扶等措施,鼓励和扶持农村党员能人带头创业,拟为按计划年度正常脱贫的帮带对象给予2000—3000的奖励累计达300万余元,有效激励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如,八江镇布央村党员能人吴顺科,组织贫困党员群众53户280人成立“三江县民兴茶叶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通过“支部+党员+贫困户+”的扶贫创收新模式,为贫困户年均创收5万元以上,实现“抓好党建促脱贫,抓好扶贫强党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