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已经发展到拥有7400万名党员的大党。在这个世界第一大党中间,我们拥有无数的优秀分子,走在时代前列。但是,由于生产条件恶劣、身体健康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党员处于“弱势群体”中。作为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的融水,80%以上的农村党员处于贫困人口行列,需要我们倍加关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那么,如何体现党内关爱呢?我认为要围绕“四化”建设,促进党内和谐。
一是要党内关爱制度化。要建立健全党内关爱的规章制度,克服过去分散性、临时性的被动做法,确保党内关爱成为一个长期化、系统化的常规性工作。融水县委制定了党员干部联系制度,对关爱困难党员、老党员实行结对帮扶;同时成立了常设机构“党员服务中心”,并在乡镇、行政村分别设立了党员服务站、服务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党内关爱机制的进程。然而,这些举措还是不完善的、笼统的,还没有真正形成专门针对党内关爱的相关规章制度。如制定党内关爱资金扶助制度,针对困难党员、老党员等制定定期谈心制度等。因此,要通过系列完整的关爱制度,确保党内关爱落到实处,以人为本,促进党内和谐。
二是要党内关爱经常化。目前,我们对党员弱势群体的关爱,主要体现在每年“七一”和春节期间的走访慰问上,或者发生突发性事件时上门看望,平时却很少关心到他们的生产生活、思想动态。因此,要体现党内关爱,就要经常走访接触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生产生活问题,消除他们一些不积极不健康的思想和疑虑。要为他们及时提供创业信息和服务,加强学习辅导与交流。对那些身体健康但生产能力不高的党员,要经常专门开办技术培训班,形成经常性大培训格局。党组织和结对联系的党员要坚持实行“五必访”制度:即思想出现波动时必访,组织生活不正常必访,生产生活困难时必访,遭受意外或灾害时必访,生病住院时必访。全国党内关爱经常化,是我们构建党内和谐关系的重要举措。
三是要党内关爱社会化。贫困地区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交通信息不通畅等原因,党员贫困面往往较大。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和解决生活问题,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关爱。以往我们用留存党费和民政救助的办法进行扶助,范围不大,力度不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党组织要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如在党内外宣传发动,积极探索建立党内救助基金,把农村贫困党员和病残老党员纳入基金救助体系中。同时,当地党委要积极与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协调,解决贫困党员和发展困难党员的生产发展问题。另外,还要协调农业、畜牧、扶贫、农机等涉农部门及一些涉农企业,如融狮混复肥厂等,给予技术指导、生产资料和项目支持,以及采取预先供给生产资料如种苗、化肥农药等办法,帮扶他们发展生产。县委组织部和融水镇党委帮助协调农村信用社为发展困难党员韦有强贷款养殖麻花鸡,使其每年收入几万元,一年间就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
四是要党内关爱特殊化。特殊化其一是指针对自然灾害、重大灾难时常发生的实际,构建特殊的关爱、救助体系。今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中央组织部采取了交纳“特殊党费”的特殊措施,启动了党内应急关爱救助措施,为我们建立党内关爱机制提供了全新的经验与做法。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探索党内关爱应急救助措施。其二是针对发展困难的党员实行特殊关爱援助。对于那些发展困难,但有强烈创业欲望的党员,集中开办专门的技能培训班,增强其自主创业的能力。其三是通过创业扶持流动资金给予特殊扶助。如融水利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下拨的20万元党员扶持周转金,扶助李土养、姚绍贵等一批发展困难的党员,一年内即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四是对特殊党员群体实现特殊照顾。如对高寿老党员实行生活补助,对长期患病党员通过党内救助基金实行长期帮扶等。
通过推进“四化”建设,要实现“三个体现”:一是从思想政治上体现党内关爱。融水属边远山区贫困县,在封闭的深山深处,党员们更渴望更快更多地了解党内大事,纠正他们因道听途说而形成的错误判断。同时,要将领导干部谈心制度延伸到党内谈心层面,倾听困难党员、老党员的心声。二是从发展生产上体现党内关爱。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同步,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困难党员的实际问题。要坚持实行党员大规模培训活动,特别是要经常组织收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从图文并茂的科技片中掌握一至两门技术。要坚持项目与资金倾斜援助,帮助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项目,并提供产、供、销等后续服务,帮助他们增强生产销售和抗风险能力。三是从生活上体现党内关爱。对于那些没有生产能力的老、病、残党员以及创业失败的困难党员,特别是因洪灾、火灾和国家政策性因素造成返贫的党员,要确保他们的衣、食、住、行问题,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内的温暖和关爱,凝心聚力,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使我党永远成为一个健康强大的团体。(融水县委组织部 莫显飞)